第150章 生態開源(1 / 3)

若非施安大使那驚世駭俗之作,趙小同何以能擁有這般浩瀚學識?實則是施安大使當場施展絕妙手段,自對方腦際輕巧擷取記憶碎片,兩人心有靈犀,心靈相通。繼而,施安大使又釋放出量子諧振波,眾人皆沉浸其中,心弦共鳴。在施安大使的全力嗬護下,加之趙小同源自二百年後的珍貴閱曆,他更是如魚得水,揮灑自如,指點江山。

隨後,施安大使再度運用量子諧振,令眾人不由自主地傾聽趙小同的每一句言辭。經過這一連串的巧妙動作,趙小同輕鬆博得了軍工企業技術人員的信賴,王元青也順利躋身於這片精英薈萃之地。趙小同的初衷,是讓王元青在未來適時組織引領這群才智之士。在深入交談之際,他們還意外地探知了人們的記憶中至關重要的秘密——識別芯片。此芯片旨在防止武器濫用,無論是誤傷還是惡意攻擊,皆能防患於未然,從而斬斷害人害己的連鎖反應。艾美科所售武器中,便內置了這種自主運行的芯片,以精確辨識友軍,這對於維護世界和平意義非凡。然而,此信息又極為敏感,需謹慎保密。

舉一反三,斯洛國是否也掌握了類似的識別係統?若能將其據為己有,那進入斯洛國豈不是如履平地?念及此處,趙小同不禁心生寒意。但這也正是他急需深入探究的領域。當然,這個念頭隻是在他腦海中如流星劃過,尚未有足夠時間去深入挖掘。要實施此計劃,還需細細籌劃。至少目前,斯洛國絕不會貿然對艾美科發起攻擊。

在此之前,趙小同曾探訪過電子穀,那裏的科研基地優勢顯著,擁有規模宏大的實驗室、高能粒子對撞室、一萬度高溫熔煉室、零下180度低溫運行室以及四千平米的真空模擬室等尖端設施。而且,電子穀內的研究機構均可共享這些資源,令趙小同眼界大開。然而,在參觀完軍工企業的研究殿堂後,他才真正領略到世界頂尖實驗室的非凡魅力,在那裏曾認為的科幻場景其實是現實,令人震撼不已。遺憾的是,這些實驗室所研發的材料皆涉及高級軍事機密,無法共享。例如,他們已研製出一種合金,其硬度為鋼的四十倍,重量卻略輕於碳纖維,且具備記憶功能。即便將用該材料製造的發動機炸得變形(當然,炸成碎片的情況除外),它也能在二十秒後恢複原狀,甚至繼續運轉。若用此材料打造坦克或宇宙飛船,那將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然而,目前這種合金的使用壽命有限,且造價高昂,因為其中一種關鍵金屬極為稀缺,無法量產。但,如果這項技術落入軍事狂國之手,他們定會不遺餘力地將其製造出來,後果不堪設想,甚至可能引發全球性的浩劫。因此這項技術是不能流出去的。而類似於此項技術的保密級別的還有300多種。因此,趙小同深知自己肩負重任,任重而道遠。

趙小同輕鬆贏得了軍工企業技術人員的推崇,王元青也順利融入了這個精英圈子。

趙小同對實驗室的功能與級別充滿了無限遐想,他憧憬著這些高端實驗室若能轉向民用,其創造的社會價值將無法估量。畢竟,一個實驗室的建設成本動輒數百億乃至數千億,而它們所蘊含的技術更是超前非凡。一旦這些技術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必將引領一場場前所未有的生產力革命。

諸如氣象武器的研發便是明證。

艾美科在氣象領域的研究已頗具成效,能夠精準控製雨量和降雨地點。他們通過計算機與電離技術,在北半球適時巧妙地製造冷高壓,與計算好的南來的熱高壓形成對衝,從而引發鋒麵雨乃至暴雨,而且是想下哪裏下那裏。想幾時便幾時,實現降雨的隨心所欲。至於引爆雷電、提前降雨等技術,對他們而言不過是雕蟲小技。當然經常頻繁的使用這種手段,有可能改變地球的氣候。造成一定的紊亂。所以在非必要的時候也盡量不要亂使用。

趙小同深知,這些研究與成果應更多地服務於民眾,而非軍事目的。想象一下,若利用這些技術終止即將來臨的暴風雪、改變龍卷風的方向,甚至減弱其威力,將極大地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因此,將軍工企業民用化、將軍工實驗室向社會公開,已成為趙小同當前執念。

然而,這一過程並非一蹴而就。首要任務是明確哪些技術可以公開,哪些需要保密。站在艾美科這一高科技巨頭的肩膀上,趙小同還考慮到軍轉民之路可能麵臨人才短缺的困境,尤其是實踐型和科技型人才。

鑒於軍工企業停工現狀,為出路計,軍轉民是必選之路。伯尼斯在趙小同調研後兩人深入討論了軍轉民的辦法與措施。

伯尼斯首先組織軍工企業專家進行內部評估,列出可公開的技術項目和實驗室清單。隨後,國會的重量級人物也對這些項目進行了國家層麵的評估,審慎地決定部分技術先予以限製公開,再酌情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