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紅旗6(1 / 3)

走在前麵的軍人正是原十七旅的旅長、現任二師師長的劉誌雄。公安局外勤組的人基本都是在十七旅和十八旅抽調的,都是二師所屬部隊,也就是說,都是劉誌雄的部下,尤其是許連升,原本是十七旅保衛處的幹事,見到老首長當然要敬禮。

劉誌雄回禮之後示意大家坐下,然後開始介紹同來的幾個人身份。

趙魯生,東北航校直屬醫院院長。

關宗耀,東北航校直屬醫院副院長。

陸鵬,二師政治部主任。

張華,二師敵工部部長。

劉宇,老城政府社會部部長。

還有佟玉蘭和老城公安局的正、副局長及隨行的幾名警衛員。

介紹完畢,在座的外勤組人員卻是滿頭霧水,一時沒明白這麼多領導來公安局幹什麼。隻有許連升臉色微變,心中隱隱感到不安。

見大家都用疑惑的眼神看著他,劉誌雄拿起許連升麵前的報告說:“今天,我們幾個也是為了這個報告來的。詳細情況請陸主任說吧。”

陸鵬從隨身的公文包裏掏出一疊資料放在桌上,又從資料中抽出幾張紙舉起來:“各位都知道,日本投降以後,除了被我軍遣返的戰俘,還有相當一部分具有航空、通訊及醫療技術的戰俘加入了東野部隊。在老城南部的東北航校,有很多飛行教官、地勤維修和通訊教員都是原日本關東軍戰俘。他們自願留下,幫助我們培養這方麵的人才。我和敵工部的部長張華同誌聯係了縱隊司令部,在他們的幫助下,經過排查,在東北航校通訊教員裏我們找到了兩個日本人藤津和栗原。他倆是原老城日本憲兵隊負責通訊和電台偵測的技術人員,曾經全程參與了對吳連舉的抓捕、審訊及事後的監測。日本投降後,兩人自願留在中國,在東北航校教授通訊和電台偵測技術。這是兩個人寫的證明材料。我知道,你們外勤組正在爭論吳連舉是否叛變這個疑點。我現在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們,當年,吳連舉被捕之後確實叛變投敵了,隱藏在龍潭山火車站的地下黨李成和就是被他出賣,最後導致李成和一家三口祖孫三代被殺。三寶堂的關大夫不僅是支援抗戰的功臣,還是一位殺鬼子、除漢奸的英雄。”

聽完陸鵬的話,一直堅持調查疑點的牛二根激動的站起身。他剛想說話,劉誌雄拍了拍他肩膀,等牛二根重新坐下後,劉誌雄示意陸鵬接著說。

陸鵬拿起另一疊材料,看了一眼許連升接著說:“經政治部、敵工部和老城政府社會部的聯合調查,還有一件事要和大家說一下。”

他望了望劉誌雄,見劉誌雄衝他微微點了點頭,這才再次開了口:“許連升,原名吳連升。老城人,原居住地為老城江北大屯。有一兄長叫吳連舉,在日本投降以前任老城龍潭山火車站警備連連長。”

此時,呆坐在椅子上的許連升已經是麵色發灰,雙目無神。牛二根和幾名外勤組的正、副隊長則被震驚得睜大了雙眼,透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陸鵬稍停頓了一下又接著說:“1935年秋天,吳連升的父親吳茂忠因為和幾名鄉親偷倉庫裏的大米被日本人發現並被當場打死。第二年,母親改嫁,和一名闖關東到老城的山東人許萬發結婚,然後,隨著丈夫許萬發回到山東萊陽。當時,哥哥吳連舉已經是滿洲國老城政府軍的一名排長,所以,他留在了老城,讓年齡尚小的弟弟吳連升跟著去了山東。到了山東以後,吳連升隨繼父姓改為了許連升。1939年,在一次日軍的掃蕩中,許連升的母親和繼父不幸遇難,許連升被趕到的八路軍所救,隨後參軍。1945年秋天,隨所屬山東軍區部隊出關,在東北民主聯軍新編十七旅保衛處任保衛幹事。1948年12月派駐老城公安局任外勤組組長。”

陸鵬放下手中的資料,雙眼盯著許連升:“你沒有料到我們能找到吳連舉叛變的證人吧?你揪著關大夫不放,利用沒有證據證明吳連舉叛變的漏洞,就是想為你的哥哥報仇吧?”

此刻,原名叫吳連升的許連升已經麵色死灰,額頭冒汗。他癱坐在椅子上,長歎一口氣喃喃地說道:“陸主任隻說對了一半,我查到憲兵隊有戰俘留在了中國,是我故意說他們都已經被遣返日本了,主動切斷了這條線索。從小,我和我哥的感情就很好,當我隨部隊回到老城知道我哥被殺,我接受不了這個現實,我也不相信他是因為叛變革命被殺的。他是我最後一個親人,無論如何,我這個當弟弟的都應該替他報仇。隻是沒想到,師裏會插手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