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競爭很激烈的社會裏,進步與後退、優勝與劣汰的較量,本身就已經是很辛苦的事,如果我們還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擔心失敗後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那麼你已經失敗了一半!此刻應該做回自己,不要去想別人的看法,全力以赴去做自己認為是正確的和必須的事情,做到這點你其實已經成功了一半,因為你已經戰勝了自己!即便是最後還是失敗了,你也沒有理由氣餒。因為,失敗也是你自己的寶貴財富。找一找失敗的原因,比如是方法不對?還是不夠努力?或者是準備不夠充分?
3.做真實的自己,你其實很優秀
人生的旅途充滿了酸甜苦辣,以及種種磨難,人人都會麵臨著不同的選擇,關鍵是要擺正心態,堅持去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不要去管別人對你的看法,你就能全力以赴。如果你總是患得患失,總是活在別人的看法裏,就算你表現得再出色,你在心理素質這一關上已經輸了,而且是輸給了自己!要擺脫這種心態就得相信自己,相信別人可以做得到,你也可以做到,其實你還可以做得更好。遇事要有主見,這樣你在人生路上可以少走彎路,可以明確方向,你的人生演出最後也可以完美落幕!如果你還在迷茫中彷徨,那麼請問你想要生活中的快樂,還是痛苦?我想你一定會選擇前者吧。那麼就請相信自己,做真實的自己,你其實很優秀的!
我們應當成為主宰自己命運的人,演好人生這部大戲,千萬不要因他人的看法而阻礙了自己前進的步伐。做一回真實的自己,沐浴在陽光下最純粹地呼吸。世界會因你而精彩!
別讓患得患失磨滅你的激情
在人生旅途中,麵對得失成敗,不同人有不同的態度,但患得患失是人的一種通病。而且,越是在乎的東西,就越容易患得患失。
1.不要為失去的東西後悔
古時候有一個人擔著兩筐茶壺去集市上賣。在經過一個山坡時,幾個茶壺從筐裏掉出來,摔了個粉碎。他頭也不回地向前走,這時有人提醒他說:“喂,你的茶壺摔碎了,你還不快看看!”這人回答說:“既然已經摔碎了,看又有什麼用呢?”
想想看,這個人其實很聰明地給我們上了一堂有關“得失”的課。茶壺都已經打碎了,肯定不可能再複原,要緊的是往前走,趕在太陽落山前把剩下的茶壺賣掉,多掙幾錢銀子。若此時在半路上停下來,頂多就是歎息幾聲,懊悔半天,又能怎樣?結果不但白白浪費了時間,弄不好還可能會因為分神而打碎更多的茶壺。
所以,對於失去的東西,要坦然舍棄,不要過分計較,就像本文賣茶壺的人一樣隻管向前看,往前走,這才是智者之舉。
2.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人生在世,隨時都會遇到諸如此類的“得失”問題,大多遠遠比打碎幾個茶壺的後果要嚴重得多。所以,人們要想成功,最應該懂得和善於處理的就是“得失”。
東漢劉秀即位為光武帝後,派大將馮異率軍西征,圍剿赤眉軍。赤眉佯敗,在回溪之地大破馮軍。馮異敗回營寨後,重召散兵,複使人混入赤眉,然後內外夾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事後,漢光武帝劉秀下詔獎之,謂馮異初雖在回溪失利,但終能在澠池獲勝,可謂在此先有所失,後在彼終有所得,當論功行賞,以表戰功。
馮異本來已經中計,被赤眉軍打敗了,但是他卻利用敗局,一方麵重振旗鼓,另外一方麵剛好利用赤眉軍大勝之際派人混入赤眉軍,裏應外合,最後徹底打敗赤眉軍。正所謂,凡事有利必有弊,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所謂甘蔗難有兩頭甜,隻想得到不想失去是很難的,強求的結果往往會落得個顧此失彼,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