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記得幼年時,心氣之高連如今的我都覺得不可思議,幼時隻覺各方聖地神宗聖子神女如同螻蟻一般,一劍便可斬落這些徒有虛名”夏至令看著位於上方的神像說道
“師傅,少時你常和我說人外有人,麵對強敵也不可令心中的那一口心氣消失,師傅啊師傅,想讓心氣不消失有那麼簡單嗎?”夏至令道
下方跪地的的靈山徒子徒孫們頓感心中難受,一緊。
靈山第七代祖師聽闕子於宗門之戰中仙逝,用自己的一條命換取靈山百年安穩,封山百年不得靈山弟子下山,既是為了靈山也是為了當代靈山宗主第七代宗主的得意弟子夏至令。
夏至令轉身開口“吾敕令第七代祖師入祖山,恭送第七代祖師聽闕子仙逝靈山封山百年眾弟子不得越界下山,違者逐出師門廢除修為,吾閉關期間由常山峰峰主令狐逍遙代為掌門,此件事了退避!”
聲音平淡,眼神無光的夏至令看向令狐逍遙。
令狐逍遙懶散的抬起頭眼神對向當代宗主,仿佛山上之事於他無任何關係,轉瞬開口說道“謹遵宗主之令”
靈山一主峰七陪侍峰,主峰在聽闕子在世期間山上人員極少,寥寥數人,不過當代陪侍峰在位峰主有四位出至靈山峰,常山峰峰主令狐逍遙,絕頂峰夏至令,萬法峰張子善,大巧峰仙軍
靈山鼎力之時山上傳出四句美譽
“翩翩我公子,機巧忽若神”張子善
“積石如玉,列鬆如翠。郎豔獨絕,世無其二。”仙軍
“飄若遊雲,矯如驚龍”夏至令
“有匪公子,有切有磋,如琢如磨”令狐逍遙
其實這些美譽都是聽闕子在世期間隨口編出來的話語,不成想被“無心”之人傳遍整個下乾國,不知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四人總覺得契合這四句。
議事結束之後,夏至令召集其餘三人結伴去往幼時嬉鬧的後山山腳。
“子善,還記得小時候我總喜歡帶你來後山摘那儷珠吃,現在山還是那座山,儷珠卻少了。”夏至令看著翠翠驪山說道
“師兄,師傅仙逝之前說想在吃一次你做的白玉粥,師傅大大咧咧了一輩子,臨死前卻那麼堅定,師兄可知為何?”張子善竭力控製的眼睛裏掉落的淚珠,聲音顫抖的望著這個為宗門惹出一大堆爛攤子的師兄,即使在自己師傅死之前都沒見到最後一麵的師兄。
夏子令沒有回答張子善的問題而是背過身問仙軍另一個問題“仙軍,你是師傅最小的一個徒弟,師傅曾對我說你師弟仙軍有滄淵之能,毅力之大不可小覷,如今我倒是覺得師傅說錯了,你不過是一個悲鎖之徒,萬事不盡竭力,所行所思皆在身前不在心中。你接下來若是還是如此,你的道走不遠。”
仙軍沒有搭話隻是怔怔的望著那這個曾經驚才絕豔風度翩翩的師兄,時序仿佛被拉回了幼時。
良久夏至令轉身望著癱坐在巨石下方的令狐逍遙,沒開口,不知如何開口。
令狐逍遙作為靈山曾經那位意氣風發的二師兄現如今卻成為一位落魄的中年男子,修為在,心氣卻早已消失不見。
不知如何開口的夏至令良久歎了一口氣,對著那位漫不經心的師弟說道“逍遙,我要下山曆練一番,此番下山我會隱姓埋名,為靈山尋覓一番機緣,山上之事就交給你了”
“師兄,交給子善或者仙軍吧,我唯實做不來這種事情,若是要我殺人,我眼睛都不會眨一下的答應你的。”令狐逍遙慵懶的伸了一個懶腰
“逍遙,師兄回山遲了,對不起,沒盡到師兄的責任”
說出這句話之後夏至令轉身遠去,令狐逍遙呆呆的看著那個越來越小的背影想起小時那位摸著他的頭告訴他山下有趣之事的師兄“師兄回宗給你帶了好多好東西”
驀然令狐逍遙垂下頭本來形狀各異的石頭卻在他的眼中逐漸模糊了起來。
難得的一句對不起仿佛砸中了心底最為柔弱的一塊地方,隻覺心中難受難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