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引爆原子彈的翻譯(2 / 2)

“IconsidertheJointProclamationarehashoftheDeclarationattheCairoConference.AsfortheGovernment,itdoesnotfindanyimportantvalueinit,andthereisnootherrecoursebuttoignoreitentirely,andresolutelyfightforthesuccessfulconclusionofthewww.xunshu.orgpletionofthewar”

上下對比,你會發現,唯一具有實質性意義的不同就在於對默殺一詞的翻譯上,日本同盟通訊社用的是“ignore”,而美聯社則是“reject”,前者為“忽視、不理睬”,而後者則是“拒絕、抵製”,兩者可謂差之千裏。

讓人覺得驚訝的是,在麵對如此重大的一件決策的時候,美國總統還有軍隊的要人們手中拿的居然不是日本官方消息,反而是相信自己國家媒體的報道,這不得不讓人對此產生一些懷疑。

於是當戰爭結束之後,有人為日本人抱怨,說正是因為這個翻譯錯誤的原因才讓那兩顆原子彈降臨到了日本人的身上,他們說如果翻譯沒有出錯,如果鈴木首相用的不是那麼模糊的默殺而是其他明確的詞彙,那麼也許......

然而曆史並沒有假設,到達美國決策者手上的報告上明確寫的就是“reject”——拒絕這個詞。因此為了盡快結束戰爭,為了減少美國大兵的犧牲,杜魯門總統下令,對日本使用原子彈。

整個二戰,整個人類曆史上最可怕的一件武器即將登場,核武器的潘多拉魔盒就要打開!

可是日本人卻並不知道他們所要麵對的是什麼,他們的首相已經說了,“我們將繼續完成戰爭!”,既然領袖這樣決定,那麼我們就繼續跟下去吧,日本人這樣想著。

於是一時之間,一億人玉碎的口號響徹整個日本島,那種狂熱就像四月份時櫻花綻放、隕落的時候一般無二!

PS:對於默殺這個詞的翻譯的差別以及首相鈴木究竟想要通過“默殺”表達什麼意思一直有爭議,不過我認為其實完全不必將精力關注在這一個詞之上,隻要再往下看,“我們將繼續完成戰爭”,對於這句話無論是同盟社還是美聯社的翻譯都表達了一個意思,那就是日本拒絕波茨坦公告,戰爭仍將繼續!

[www.16Kbook.com]崛起於戰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