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市是江北省最北邊的一個規模較小的縣級市,人口剛剛達到100萬。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這個地方一直都是國家級貧困縣級市。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許多年,很多過去一直都很貧窮的地方,都借著改革的春風打了個翻身仗。地方經濟增長了,政府機關辦公的環境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整個城市的麵貌也都煥然一新了。可清水市依舊還是那副老樣子,經濟建設一直搞不上去,城市麵貌還是那樣的破舊不堪,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依舊大大地低於同級別縣、市的人均水平。
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利、群眾受教育水平不高等等,一直都是製約清水市脫貧致富的客觀因素。除了這些客觀因素之外,讓人覺得很不正常的一件事情是,這些年,清水市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調整的次數很頻繁,領導換了一個又一個,最快的甚至上任幾天就下台了。
作為對中部崛起至關重要的省份,江北省委、省政府對屬於羅江州管轄範圍內的清水市的脫貧問題一直都很重視。改革開放政策在全國各地陸續開始實施後,羅江州的其他縣市,如實際條件不如清水市的白沙市、西河縣,在這幾年的時間裏,經濟都搞上去了,脫掉了戴了半個多世紀的國家級貧困縣市的醜帽子,有的甚至還成為了國家級貧困縣市脫貧致富的好典型。這些地方的先進經驗先後被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主流權威媒體報道宣傳後,在全國各地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社會影響。各級部門、各級領導還專門組織了先進經驗報告會,讓他們在全國各地巡回作報告。
而清水市卻貧困如初。這個三省交界之地,雖然交通不便,山高路遠,但卻是中部、西部、東部地區互通有無的咽喉,早在古代,清水市就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
所以,解決了清水市的脫貧問題,就等於解決了整個羅江州經濟發展中的瓶頸問題。說起來也怪,這個清水市有中型國有水庫一座,其中清水市轄區內的金山鎮還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這樣的條件、這樣的基礎,該市的經濟建設卻一直搞不上去。
去年,清水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又一次換屆後,曾任羅江州經濟開發區區委書記的丁世傑,開始擔任起清水市新一屆的市委書記。州委、州政府以及省委、省政府的一些領導,都很看好丁世傑,他為人老實本分,工作盡職盡責,肯為老百姓切實利益著想,為官兩袖清風,是個實事求是、任勞任怨的好幹部。在丁世傑的領導下,羅江州經濟開發區的發展速度很快,短短幾年時間裏,羅江州經濟開發區就為該州的經濟帶來了新的較高的增長點。丁世傑對羅江州經濟開發區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州委、州政府決定把丁世傑調到清水市任市委書記,是希望他能盡早地找到這裏"脫貧難"問題的根源,對症下藥,早點把這裏的經濟搞上去,以徹底改變這個地方長期以來貧窮落後的麵貌。這樣就解決了發展中的瓶頸問題,羅江州的整體發展和經濟騰飛,就指日可待了。
上任不久,丁世傑就跑上跑下地忙個不停。調查了解民情,積極聽取老百姓的意見,隨機召開群眾座談會,請州裏的專家來考察,指導村村通工程,積極到州裏、省裏爭取項目資金等等。自從丁世傑上任後,清水市長期以來不能解決的曆史問題都給解決了,各項工作都慢慢地開展起來了,人民群眾生產建設的積極性提高了,經濟情況也有了明顯好轉的發展趨勢。
漸漸地,清水市老百姓的怨言少了,群眾罵政府、罵幹部的現象也慢慢地不見了。當地人沒事閑聊的時候,談起清水市的那些事兒,都說清水市來了個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好官。
長期過度的勞累,使得原本就有冠心病史的丁世傑在今年年初住進了醫院。醫院方麵說,丁書記需要長時間的觀察治療。鑒於市委書記丁世傑的身體狀況和清水市經濟剛剛有所好轉的趨勢,經州委、州政府研究決定:讓清水市市委書記丁世傑暫且離職,安心治病。清水市市委全麵工作暫由原市委副書記汪鬆瑤主持,汪鬆瑤先任市委代理書記,與市長陳清政一起,繼續做好各個方麵的工作,一定要穩住當前清水市經濟建設情況好轉的大好形勢。
這是個陽光溫暖的午後。
"汪書記,這是州委給您的任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