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麵:①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推行 ②城市經濟體製改革 ③經濟特區創建和對外開放
2.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對外開放到1980年5月,我國先後設立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
3.1992年年初的鄧小平同誌南方談話,破除了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劃等號以及姓“社”和姓“資”的舊觀念
4.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提出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方針。鄧小平同誌將其科學概括為“一個國家,兩種製度”。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1999年12月20日,中國對澳門恢複行使主權
5.第一個百年目標——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第二個百年目標——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6.一帶一路原則:共商共建共享
7.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1997年,黨的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正確認識鄧小平理論的曆史地位(正式提出“鄧小平理論”)
8.鄧小平理論初步形成:①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誌著鄧小平理論開始形成 ②1982年,黨的十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科學命題
鄧小平理論基本形成:1987年,黨的十三大係統闡述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其基本路線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鄧小平理論走向成熟:1992年,鄧小平同誌在南方談話中提出了“三個有利於”“黑貓白貓理論”“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等
鄧小平理論成為指導思想:①1997年,黨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鄧小平理論”的科學概念,並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②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正式將鄧小平理論載入憲法
9.鄧小平理論概述主題: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鄧小平理論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10.黨的十三大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其含義有兩個:①我國已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②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並將長期處於初級階段
11.社會主義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科學是第一生產力
12.一國兩製是鄧小平同誌最初為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提出的創造性構想,但是先在香港,澳門成功實踐
13.三個代表的核心觀點:①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②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③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4.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
15.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第一要義是發展;以人為本是核心;基本要求是全麵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