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殷鬱離(1 / 3)

楔子

《晉妖誌事》所載:天地有妖,偶見月而靈,以獸化人,其形、其言與常人無異。

居以人形數十載,食喚妖草,可吸取月華,滋長妖氣,使其牙爪之利,不下刀兵,其速之捷,不輸駿馬。

晉永壽十五年

義軍包圍晉都燕京,半月後,皇六子薑然率領府衛、百姓打開北門,燕京城破。

晉哀帝於永壽殿火焚自絕。

義軍首領洛河郡王殷淵與斬妖司主,於長生殿前斬殺禍亂天下的國師,妖主風卿玉。

洛河郡王殷淵在眾將擁戴中,次月於燕京城登基稱帝,定國號洛,史稱洛元帝。

天下定鼎之日,隨著一紙詔令傳發天下,斬妖司司衛四處出擊,在各地方官府協助下,遍誅妖邪數十載,天下漸定,至洛元帝崩殂時,妖跡近消。

天下承平百餘載,曾經的禍亂,為世人漸漸遺忘,民間皆以妖邪之說為飯後閑談,誌怪話本。

仕子生員,談及妖邪之事皆是嗤之以鼻。

而傳聞中一經加入,若非身死,不可退出的神秘斬妖司,更是被視為皇親國戚,世家紈絝掛名之所,戲稱其為錦衣司。

第1章 正文

洛景帝元和五年,十月秋,北境刺奴入寇,玉門大戰爆發,一夕間,狼煙四起,殺伐不斷,洛朝北方邊鎮瞬間生靈塗炭。

玉門關外,玄竹鎮。

戰火席卷過後,曾經繁榮安寧的小鎮,如今僅餘下廢墟一片,建築上脫落的磚瓦、焦木,橫七豎八散落在地,木質梁幹上,餘火隨風微明。

鎮中充斥的濃烈煙塵,攜帶著焦臭繁雜的氣味,在空氣中彌漫,處處散落的血液,凝固在青磚牆腳邊、路石上,化作糊狀汙跡,各種怪異姿勢的軀幹殘骸,無聲的控訴著屠殺時的慘烈。

鎮外,一隊錦衣人駐馬,凝視著眼前這慘目忍睹的景象,靜默無言。

不多時,鎮口一偵騎策馬而至,向領頭那十來歲的錦衣少年抱拳一禮。

“殿下,鎮內未發現刺奴騎探蹤跡,街上燃燼尚有餘溫,附近仍可能刺奴騎隊,我們需盡快撤離。”

“鎮內可有活口?”

少年清冷的聲音讓那偵騎一愣。

“屬下隻是查看了主道的馬跡,但想來如此禍亂,應無.......”

“這裏是我大洛境內,鎮上是我大洛子民。”少年冷聲的打斷了偵騎,揮手下馬,便率先進了鎮子廢墟。

“司令,偵騎散出十裏,所有人進鎮搜救。”

夕陽如血,餘暉愈發暗沉,晚秋的寒風應情嚎起。

小鎮廢墟麵積不大,眾人搜尋近半個時辰,入目皆是觸目驚心的肢體殘骸,哪怕帶口氣兒的狗貓,都不曾見,心中的悲憤難以言表,指節擰的發白,如行屍走肉般機械翻找著毫無生機的廢墟。

領頭的少年亦埋頭在煙火殘盡中,不沾秋水的雙手,此時滿是燃灰,一身華貴的錦衣上,點點廢墟煙塵氣。

那帶著些許稚氣,卻堅毅果敢的臉龐上,黑灰之色相間,在這恐怖的修羅場中,平添了幾分狼狽。

三刻鍾後,眾騎彙聚,一騎士自鎮外打馬而來,抱拳道:“殿下,偵騎來報,鎮西五裏處發現了馬糞,尚有餘溫。我們必須撤了。”

少年沒做回應,一聲不吭的跳上一處斷垣殘壁,此處是最後未搜尋過的地方了。

他心中知曉,應是沒有活口了。

就在目光環視間,一片灰燼的茅屋廢墟,兀然映入他的眼簾,而在一旁台石邊上,是一抹在寒風中,瑟瑟顫動的青黛色。

像是在荒涼的秋風中裏,輕輕晃動的綠色竹枝。

少年眼眶一熱,如同在黑暗的絕境中,迎麵出現了一道希望的光芒,美好而刺目。

跌撞著躍下殘垣,迅速衝向呆滯的身影。頭也不回道:“通知偵騎回退,撤!”

元和五年除夕,洛都燕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