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陳小二和馬猴兩個人,張旭直接的把劇本裏麵存在的薄弱和缺點說了一遍。
如果按照這個劇本拍下去的話,在內地上映應該沒問題,但是在香江,乃至是東南亞地區都不會沾光,甚至可能像是很多小成本電影那樣來一次七日遊。
特別是在香江,因為曆史原因,大部分人沒有那麼重的家國情懷,商業展具有主導地位,利字當頭,基本上所有人都會向錢看,電影所表達的價值觀無法跟他們達成共鳴。
“在整個劇情上,故事脈絡方麵完全沒有問題,主線也沒有問題,但是主角不明確,人物方麵沒有側重,這就是個很大的問題,最起碼讓觀眾並沒有代入感,像是這樣的探險電影,是很需要觀眾帶入到劇情當中的。”
“還有就是魔鬼城這裏,整個的描寫有些太簡單了,隻是一個毒氣,根本無法體現出魔鬼城的可怕和恐怖,前麵把魔鬼城說的那麼凶險和神秘,但是到著這裏卻隻是那麼簡單,不免的會讓充滿了期待感的觀眾們失望。”
除了薄弱的地方,還有劇情上的一些陶建軍也指了寫出來。
“就像是這些尋寶人,可以讓他們到了魔鬼城之後再消耗,像是入口處可以設置某種毒物,這個可以參考山海經,裏麵的精怪很多,甚至可以參考西方神話,像是美杜莎什麼的,這種蛇咬一口就會成為雕塑,或者是一些飛蟲,碰到身上就會產生強酸將人體融化……”
“還有進入到了魔鬼城裏麵之後,可以在設置一些比較懸疑的機關,像是長長通道裏麵快速飛射的鋼網,可以把人直接切成幾段,像是什麼流沙,巨石,弓箭都可以,甚至可以設置地下暗河,像是這樣的戈壁大漠在古代的時候可都是一個個的國家和綠洲,也有很多的河流,完全的可以設置一些水裏麵的東西,像是什麼人俑之類的……”
除了劇情上的,陶建軍又提出了很多娛樂性的東西,來增加電影的娛樂程度。
雖然上一年對於電影中娛樂性的加大爭議不斷,甚至電影裏理論界對於這種影片盡是嘲諷和批評,甚至有很多人對於拍攝這樣影片的導演惋惜和痛心,認為是對於藝術追求的一種降低,是資本主義自由化思潮的一種體現。
甚至是今年的年初,眾多的報紙和主要雜誌也都對這種泛娛樂化進行了抨擊,很多電影廠一味追求娛樂原則,娛樂片理論推向極端,拋出‘唯樂原則’,走向排斥教育功能甚至審美功能的以宣泄為目的的純娛樂,嚴肅作品急速萎縮,媚俗之作超速膨脹。
這樣的批評聲音不斷,可市場的反饋卻決定著電影廠的收益,對於電影製片廠來說,隨著1984年被確定為自負盈虧的企業單位,要臉還是要錢越來越是一個問題,有一些人開始直麵娛樂片。
就像是當代電影今年就連續刊載了對話:娛樂片的三次大討論,眾多的電影理論家、批評家、編劇、導演參與了這次的討論。討論娛樂片的美學功能和特性問題,人類的本能與娛樂片的關係,類型電影的規律和模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