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有轟動效應的新聞線索(1 / 2)

“喂,你好,請問你是八河區216生態工程拆遷辦公室嗎?我是八河區電視台記者葉丫丫,我有件事情想向你們了解一下。”

葉丫丫經過幾天的糾結,終於撥通了生態工程拆遷辦公室的電話。

作為區電視台的記者,照理說要向一個單位了解一件事情很平常,奈何這件事情實在是太敏感。

雖然葉丫丫當上記者的時間還不到一年,但是她有很敏銳的新聞嗅覺,她感覺到,如果這件事情能報道出來,一定會在社會上引起不小的轟動。

作為一名記者,找到能引起轟動效應的新聞線索,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這條線索,是她在幾天前的一個采訪過程中偶然得到的。

當時,葉丫丫正在四喜鎮采訪一個敬老孝親的模範,而216生態工程正好也在四喜鎮。

葉丫丫因為來自農村,家裏的條件不太好。在工作上,家裏不僅不能給她提供任何幫助,她還得時不時地向家裏提供金錢。因此,葉丫丫和同事們比起來,工作更加的努力。她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比較注意收集新聞線索,盡可能地做到不白跑路。她希望和攝像記者一起出去一次,就能將所需要的素材全部采集回來。如果可能的話,出去一次能拍兩三條新聞回來就更加完美了,這是她的願望,也是所有新聞記者的願望,因為,記者拿的是績效工資,隻有提高工作效率,多出作品,才能增加收入。

“請問你想了解什麼事情?”聽筒裏傳來的是標準的普通話,是一個嚴肅的、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中年女性的聲音。

葉丫丫從對方的語氣中,知道對方是一個訓練有素、經驗老道的工作人員。

葉丫丫大學讀的是省傳媒大學,因為貧困,班主任老師幫她申請了貧困生助學補助;因為學習努力,班主任為她推薦了實習單位;因為表現出色,在八何區麵向社會公開招聘記者時,她順利地進入了電視台工作。

雖然正式工作的時間還不到一年,但是葉丫丫在芙蓉市電視台實習的時間卻有兩年之久。

葉丫丫在市電視台實習期間,她的實習師父對她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畢竟,葉丫丫隻是個實習生,一眼就能看出她隻能在市台實習,要想在市台正式工作,那絕對是天方夜譚,白日做夢都不可能夢到的事情。

有了實習師父的傾囊傳授,葉丫丫很快就摸清了電視記者的工作竅門。因為進步快,不久之後,實習師父的很多采訪稿子都讓葉丫丫寫。葉丫丫寫完後,發給實習師父,師父稍作修改就在台裏播發了。

葉丫丫是個有心人,經她手寫過的新聞稿,她都保留著,等新聞播出後,她對照播出的新聞成品,再將文稿修改為成品稿,再結合畫麵,認真體會實習師父和編輯的修改意圖、怎麼修改、修改效果等等。

期間,葉丫丫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一篇新聞稿件的播發,最首先要考慮社會效益,如果可能會帶來負麵影響,那一定是播發不出去的,就不能去碰,否則,輕則被砍掉不發,前期所有工作和努力都成了無用功;重則引起不必要的社會矛盾和新聞輿情,那麵臨的可能就是勸退辭去工作,甚至是更嚴厲的處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