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報道,學習了關於魚知識,魚精蛋白protamine。自己經常吃魚,還是第一次知道這個。
定義:溶於水或稀酸,但為稀氨水所沉澱的一類單純蛋白質。最初從鮭和鱒等魚類精子精巢中分離的、一般由30~50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一類分子量約為5kDa的多肽。主要含有精氨酸殘基。在精子生成的後期部分取代組蛋白與DNA結合,可能通過蛋白質之間形成的二硫鍵形成更為致密的無代謝活性的精子染色質。
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_氨基酸_肽與蛋白質_蛋白質_核精蛋白 精氨酸 組氨酸 肝素。
魚精蛋白是一種具有多種重要功能的堿性蛋白質,它主要在魚類(如鮭魚、鱒魚、鯡魚等)的成熟精子細胞核中以和DNA結合的核精蛋白形式存在。
魚精蛋白分子量小,一般由30~50個氨基酸組成,富含精氨酸,呈堿性,能溶於水和烯酸,不易溶於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穩定性好,加熱不凝固。根據堿性氨基酸組成種類和數量的不同,魚精蛋白可分為單魚精蛋白、雙魚精蛋白和三魚精蛋白三種。其中,單魚精蛋白僅含一種組分精氨酸,如鮭、鯡和虹鱒精蛋白等;雙魚精蛋白含有精氨酸、組氨酸或賴氨酸,如鯉精蛋白;三魚精蛋白則含有三種堿性氨基酸,如鰱、鱘精蛋白。
魚精蛋白在臨床上可以中和肝素的抗凝作用。在心血管手術、血液透析等過程中,肝素常被用作抗凝劑,但手術結束後需要迅速中和其抗凝作用,以防止出血。魚精蛋白通過與肝素結合,形成穩定的複合物,從而迅速、有效地中和肝素的抗凝作用。魚精蛋白還可以延長胰島素吸收。1936年,哈格多恩等人發現,通過皮下注射含有魚精蛋白的胰島素可以延長其吸收時間。這是因為魚精蛋白的堿性酸堿度可使胰島素處於離子化狀態,從而延遲其吸收。目前,市場上多種長效胰島素產品含有魚精蛋白,如魚精蛋白鋅胰島素和中性魚精蛋白NPH胰島素。魚精蛋白對多種細菌(如大腸杆菌、綠胺杆菌、沙門氏菌等)和真菌(如青黴、毛黴等)具有較強抗菌能力,雖然這一特性在臨床醫學中的直接應用尚不廣泛,但在食品保鮮等領域已有成功應用。魚精蛋白還可通過影響血小板功能和作用於內皮細胞釋放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t-PA)來顯示抗止血特性,這一特性在臨床上的應用尚需進一步研究。
魚精蛋白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副作用,如低血壓、過敏反應(包括非免疫性過敏反應和遲發性非心源性肺水腫)等。因此,在使用過程中應密切監測患者的反應,並及時處理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真是學習永無止境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