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章 信神和道德(1 / 3)

紫極樂明並不信神。

因為他的父母都是信徒,可是他卻深切的感受到了生活中的苦難。

神唯一的作用不過是在承受痛苦的時候,能夠低聲祈禱,希望神能夠保佑自己。

紫極樂明對此並沒有太多誠心,不過或多或少有一點敬畏感。

日常生活中,之所以很多人信仰神靈,無非有以下理由:

一,信仰神靈,不希望自己隻是簡單的腐爛掉變成灰塵或被燒掉化成灰,對於死亡的恐懼和對於未知的焦慮,促使他們信仰一個神,以此緩解焦慮。

二,信仰神靈,希望幫助自己現實不願意或不方便做的事情,經商拜財神,談戀愛拜月老,考試之前把孔子畫像掛出來拜一拜,大都是希望能成事,大概是如此。

三,信仰神靈,各種希望保佑自己,保佑轉危為安,保佑一路順風之類。

四,主流科學家沒有對很多靈異事件做出合理令人信服的科學解釋,那麼就相信會有神靈存在(無神論者把牛鬼蛇神打倒了,然後出現了外星人用來代替神靈)

五,借助信仰神靈,可以死後靈魂(精神)有所歸宿,以此斂財,傳播負能量。

六,最後則是因為神靈主要存在於精神世界當中,有各種幻覺的人可以感知到祂們的存在,不過有各種幻覺的人一般被大眾稱為腦子有病或精神病。

……

“傳說人死後,虔誠的信徒能進入神國,那是神為所有的人建造的樂土,有充足的美味食物,溫暖舒適的房屋,能夠無憂無慮的生活,整日都能聽到來自神靈的美妙歌聲,滌蕩心靈。”

“不過,我還是算了吧。”

紫極樂明心中無奈的想著。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曆的增加,擁有信仰的人們或多或少的都會明白,自己信仰的神靈,來源於古老的先祖崇拜,畢竟教義曆史和神靈故事中就記載著神化的過去。

不過,就算是真的有存在於人類之上的神靈,擁有強大的神通,沒有人的情緒和欲望,他們或許隻是一個觀察者,看著王朝迭代,滄海桑田,不會幹預世界的運轉。

那麼有沒有神,其實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

世上有沒有神,是世界的問題。

神有沒有神通,那是神的問題。

而你信不信神,就隻是自己的問題了。

……

夜深了,眾人準備休息。

“同伴們,或許我們明天就能遇到一艘船,它會載著我們回家,我們所有人都會活下來。”

“我回去一定要喝一大桶當地的水果飲料,吃一大碗肉。”

金玉海金勉強笑著說道。

三人沉默。

人生中的大喜大悲總會讓人成熟。能夠變得沉著冷靜,謹言慎行。

而一個普通人,閱曆總會和年齡相關。

年紀小,接觸的就隻是親人、學校、同學老師之類。

年長,則會接觸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遇到各種各樣的事。

遇到的生死危機,或是涉及生死的事,也是屈指可數,不過這樣的事卻最能改變一個人的思想。

金水細辛對剝奪一個人的生命極其抗拒,畢竟她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

不過不可否認,如果有一個同伴先去世,剩下的人能更好的活下去。

“現在看來,來自同伴的威脅應該不大。我隻要堅持的比所有人都久就好。”

“隻要等著一個人先倒下……”

金水細辛靜靜地坐著,盡量減少消耗。對於英雄救美,美好戀愛的心思,也早就消耗殆盡。

“封博,有時候,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相信人在做天在看,相信前世的所作所為決定死後的福禍,其實也不錯。”

“神教教義倡導人們向善,和睦友愛,謙遜有禮,互幫互助……神就像一個監督者,能夠在心中監督每一個人。”

“道德能夠被絕大多數人遵守。放眼看去,就算是不久前才經曆了戰爭,現在的各國也都充滿了祥和。這樣的世界如何?”

海的目光穿透夜幕,直到遠方的大陸。

“這樣的世界啊。”

“如果能延續久一點,就更好了。”

封博看著眼前的教堂,輕聲回答。

道德,其實是一種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