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趕出黑鬆觀(1 / 3)

01

“你還在翻書尋道?”

身後有人說話,夏洋嚇了一跳。

這時候,他正在藏經樓的二樓上看書。

他正看得入迷,全神貫注。

快要傍晚了,太陽早已經移過了窗子,從窗口望出去,天空還有一些微亮。有一隻鷹,呆呆地、低低地懸著,一動不動,在暗淡的天幕上,成為一塊黑斑。像一個不開心的人,心底上的一塊傷疤。

樓裏麵光線更暗,字馬上看不清了,到處隱隱約約,影影幢幢的。

夏洋半年多沒聽見過人說話的聲音。

如果是女人的聲音,他馬上會斷定,來的不是人,一定是別的什麼東西!

黑鬆觀在深山中,偏僻又破敗,男人都極少會來,更不可能會有女人來。自從他來到黑鬆觀,就再沒有見過女人。

——還好,這是男人的聲音。

02

道觀裏麵隻有兩個人——師父和他。

師父老而且昏,整天除了睡覺,就是呆坐。飯也少吃,水也少喝,茅廁也很少去。

天冷的時候,師父就坐在屋子裏麵的破蒲團上。天熱了,就坐在院子古槐下,夏洋用來劈柴的棗木墩上。

他坐著,一動不動的,就像那個棗土墩長高了一截。別說給夏洋傳授講解什麼道家心法,修行妙訣,他連話都不說一句。有時候,夏洋懷疑師父已經聾掉或是啞掉或是老得傻掉了。

師父極少走動,觀裏沒有人來,夏洋心思又都在書上,所以,聽見有人說語,他吃了一驚。

他連忙回頭,不是別人,就是師父,不知道什麼時候上了樓,站在了身後。

本來樓梯一踏上去,就會咯吱咯吱響,可能剛才太過專心,沒有注意到腳步聲。

太長時間沒聽過師父說話,聲音已經變得陌生,一瞬間也沒有分辨出來。

03

這裏是黑鬆觀的藏經樓。

很多名觀大寺,收藏經書之處,都叫藏經閣,“閣”本來就有藏書之所的意思,這裏卻非得在門外匾上,鐫個“藏經樓”,似乎顯得更大一些。

相比起這個道觀的隨意簡單,藏經樓建得實在是考究認真太多了。

大部分都是磚石,用的木料很少,用意在於防備走水。

一樓中間是一整座極大的平台,用勻硬厚實的青磚砌鋪而成,整齊密實。平台的側麵打磨過,不仔細看上去,都看不出兩磚之間的縫隙,摸一下,滑不溜手,像瓷麵一樣。側麵還有坡度,上寬下窄,整體上是一個倒著的梯形。

做成這樣的樣式,應該是用來防鼠。如果直上直下,老鼠都不一定能扒牢磚麵,現在想爬,成了倒仰,更無可能。

平台有近一人高,普通身高的人站在下麵,隻能露出腦袋或者眼睛,剛好看到台上。人要上去,可以使用小木梯子,平常要倚在門旁,用時候再架到平台上。

平台上是一些書架,很多書不在架子中,就橫七豎八,滿滿當當的堆在台上。

在夏洋少年的時候,父親對他說起過京師的樣子,皇宮大內的樣子,父親講過皇家的表章庫,叫做皇史宬,回想父親的講述,皇史宬內部大約就是這種構造樣式。

當然,父親隻是個舉人,不是進士,沒有進過皇宮,沒看見過皇帝,他講的這些,也是聽同年同僚閑談時候的描述。

父親和少年的夏洋講述這些,是希望夏洋能努力讀書,將來比他更進一步,鄉試、會試,再能進到皇宮殿試,一夜成名,光宗耀祖,天下皆知。

這是夏洋小的時候,父親對他的期望。

04

這座樓大還算不得太大,樓確實倒是一座樓。

有個二樓。

二樓沒有平台,就是在地麵上,堆著許多木頭箱子,也不知道是什麼木頭,看上去頗有一些年頭了,但仍然還在散發著半臭半腥,難聞的氣味。

這種木料的氣味一定防蟲。不但書箱沒有蟲蛀,整個樓裏麵,都沒有見過什麼蛾子螞蟻。

箱子都箍著幾條鐵皮,嵌著鎖扣。

有些鎖頭已經扔在一邊,有幾隻鎖頭隻是掛著,把箱子掀翻開來,裏麵也都是書。

還有幾隻仍然在鎖著,也不知道鑰匙在哪裏。

05

藏經二字名副其實,不僅有各種道家典籍,煉丹、養氣、采補、符水、占卜、禳星、扶乩……道家之外,佛教經典,儒家、雜家的各類書籍,也都不少。

他還翻到了一些話本,有各種神魔傳說,仙妖奇談,名案怪事……這些故事有的曲折離奇,有的驚恐駭人,有的感動人心。

離了大譜的是,還有許多香豔故事的話本:才子佳人偷香竊玉,販夫走卒通奸嫖宿。關鍵情節描寫得露骨細致,還有繡像圖畫。從前在自己家裏,父親的藏書也多而且雜,但也沒有看到過這東西,搞得他道意不堅,魂不守舍,身不由己了很多天。

靠著這些書,夏洋在毫無人氣,毫無生趣的黑鬆觀呆了三年。

06

夏洋現在二十多歲。出生在鄉紳之家,詩書傳家,父親曾經中過舉人,補過一任知縣,在當地頗有聲望。後來,山地祖業被當地府城的王爺看中,輕輕用了個手段,霸占了過去。父親氣憤不過,官司打到了知府那裏。卻被王爺著人誣告了一狀,下到獄中。還好父親官場中有一些相熟,花了很多銀兩,通了關節,救了出來,也剩了少半條命,到家將養了月餘,憤憤鬱鬱,終於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