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之外的左將軍馬超兩手分執破鏡,便也一笑莞爾。
他知道,那個被天子以“華夏遺民,含氣之倫,莫不蒙焉”之由封為魏王的人,走了。
【捌】
自兩年前的春天得知曹操死在洛陽後,驃騎將軍馬超在眾人的眼裏,便已是一個半瘋癲之人了。
蜀國上下都冷眼觀望這位五虎上將之一的驃騎將軍。他時而噤口不語,對誰都愛搭不理;時而喋喋不休,指南為北,言多狂悖。據傳,江陽太守彭羕謀逆之初,曾對這位驃騎將軍說:
“將軍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便是我們的。”
而這位驃騎將軍狂性大作,答道:
“挾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為也;為長者折枝,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盡管答得甚妙,但狂妄之氣亦是撲麵而來。
最令人咂舌的是,翌日,這位驃騎將軍似乎恢複了理智,將彭羕所言悉數上奏劉備。於是彭羕被收監,很快丟了性命。告發僭逆,原本是好事,但發生在這位驃騎將軍身上,蜀國上下卻都有些另眼看待了。彭羕在獄中的時候,曾寫信給丞相諸葛亮自辯:
至於內外之言,欲使孟起立功北州,戮力主公,共討曹操耳,寧敢有他誌邪?孟起說之是也,但不分別其間,痛人心耳。
這樣,輿論就都站到了彭羕的一方,認為驃騎將軍馬超倒是一個常懷危懼、背後撥弄是非的小人了。
對於自己在蜀漢的孤立,驃騎將軍馬超卻似乎並不在意。
他不過四十多歲,身形卻已經開始變得臃腫和遲緩,而且,還像一個老人般的常常陷入在回憶的幻覺之中了。這回憶的幻覺,不外乎是他魂牽夢繞著的西涼。他常常認為自己並不在蜀中,而是身在故鄉涼州。在回憶的幻覺之中,他宛如一個稚童,常常呼爹喊娘:爹!娘!義父!……
有時候,他還會將兒子馬承喚作:秋兒!
其實這種神智喪亂的兆頭早就出現了。早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他與右將軍張飛進兵下辨之時,先鋒吳蘭被氐人強端斬殺,他居然狂笑不已,擊掌歡呼。好在彼時他清醒的時候多於瘋癲的時候,當得知曹操親臨關中督軍,他立刻便抖擻起了精神,其後隨主力強渡沔水,奪取定軍山,最終將曹操逐出了漢中。此役的勝利,讓他保持了一段時間的常態,但猶自說出了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
“曹操舍漢中,不過是換取外勢的棄子之舉,孰勝孰敗,還得等到終盤的時候才好說呢。用兵之治,心戰為上,兵戰為下啊……”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他率先帶領一百二十名大臣聯名上疏,勸劉備進位漢中王。劉備稱王後,立刻拜他為左將軍,假節。但是,隨著一年後曹操的死訊傳來,他便徹底地瘋癲多於清醒了。
蜀章武元年(221年),漢中王劉備稱帝,拜他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所下的詔書對他褒揚有加:
朕以不德,獲繼至尊,奉承宗廟。曹操父子,世載其罪,朕用慘怛,疢如疾首。海內怨憤,歸正反本,暨於氐、羌率服,獯鬻慕義。以君信著北土,威武並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颺虓虎,兼董萬裏,求民之瘼。其明宣朝化,懷保遠邇,肅慎賞罰,以篤漢祜,以對於天下。
蒙皇帝如此厚待,驃騎將軍馬超瘋得卻愈發狠了。他私下裏逢人便說:
“歸正反本——何為正?何為本?我馬超即是羌人,算不算是正本?”
且議論皇帝說:
“曹操每年三月都要親自耕作籍田,皇上為何不去種地?”
周圍的人都對這位胡言亂語的驃騎將軍避之不及。因為他早就被封了假節,擁有殺人的特權。
皇帝劉備卻始終不以為忤。因為他知道,蜀漢離不了這位昔日縱橫隴右的驃騎將軍。
漢中之戰後,劉備取得了北攻的戰略據點,曹魏也將防蜀的重點放在關隴一線,如今的隴南,已是兩國對峙的軍事前沿。西和諸戎,北伐中原,這是當年丞相諸葛亮在著名的“隆中對”中便已定下的戰略目標。聯結羌人,進圖隴上,為了這一目標的實施,劉備需要這個在涼州擁有巨大威懾力的驃騎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