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韻學了三天,在騎術上終於也算得上是略懂。
終於可以學習擊鞠了。
擊鞠用的小球因其外部鮮豔的色彩,又稱為彩球、七寶球。
由鈷藍國傳入,幸得羽朝第二位帝王喜愛,每逢佳節都會開設擊鞠比賽,後來這一習俗一直延續下來。
到現在,擊鞠比賽的規則也更詳細,講究也很多。
擊鞠比賽大部分采用雙球門,分兩隊,進行若幹局比賽,局數由陛下定奪,往常都是定為六局。
第一局比賽將球擊入球門的人,奪得第一籌,又稱頭籌,象征好的彩頭。
第二局比賽將球擊入球門的人,奪得第二籌,以此類推。
鞠杖長五尺二,李清韻坐在小馬駒上,拿著不是很合手,試了試,還是換上了大馬。
就這樣過了五日,終於到了重五節。
重五節前一天晚上,就將角黍包好,然後夜間煮熟,到了重五節當天早晨,就可以食用了。
重五節辰時,玲瓏殿。
尚食司早早送來了角黍,種類倒也豐富,江米配上紅棗、或是赤豆、或是蓮子,配合著各個主子的忌口,送的合心稱意。
早晨不宜吃太多,李清韻嚐了一個紅豆的,就將剩餘的賞了下去,讓殿裏上上下下都沾沾節日的喜氣。
飯後閑暇時間,李清韻去了李婧嬟的秀慧殿,重五節理應去走動走動。
拿了些海棠做的糕點,也不算是空手去的。
到了巳時,李清韻回玲瓏殿梳洗打扮一番,為午時的角黍宴做準備。
換上祥雲紋飾的紅色宮裝,李清韻往日的衣著以色淡、清雅為主,突然換上紅衣,明眸皓齒、朱唇雪膚,配上似烈焰的紅衣,張揚而美麗,別有一番風味。
除去這身宮裝,李清韻還讓海棠準備了一身暗紅色的騎馬裝,到時候不一定上場,但也要事先準備著。
……
今年的角黍宴,和往年似乎沒什麼不同。
陛下騎著赤風,身披玄色騎馬裝,手拿金包嵌玉黃花梨木的鞠杖,得了頭籌。
赤風是羽珩的坐騎,是提鴻馬的後代,相較普通戰馬,更為駿偉、速度更快、耐力更好。
李清韻最後到底是沒有上場,她和眾妃子坐在場外,遠遠的看著羽珩的風姿,眼裏閃著明亮的光。
似是憧憬、似是敬慕,又似是向往。
……
皇宮裏舉辦角黍宴,到了夜裏,慧盛營的士兵也聚在營地裏,合夥包些角黍,燉些羊肉,算是過了節。
軍營裏也有酒,是仰圖酒,算是一種烈酒,壯膽取暖,都算是它的用處。
軍中可以飲酒,但不可以喝多。
現如今慧盛營征戰西北,地處荒漠,雖已是仲夏,夜裏也是天寒地凍。
營地裏一堆堆的火堆,其中一處火堆旁,坐著一位劍眉星目、氣宇軒昂的男子,他手裏拿著一根銀簪,垂目看著,眉眼溫柔。
他旁邊的一人突然摟住他的肩膀,笑著說:“阿時,又想你妹妹了啊?”
李逢時笑著回道:“阿辰,別鬧。”
說完他又抬頭注視著月亮,低聲說道:“也不知道音音有沒有吃到合心意的角黍,母親總是忘記做些赤豆的。”
丁遇辰見不得他這般,拍了拍他這肩膀,說道:“好了,阿時,咱妹妹定會事事如意的,來來來,喝酒!”說著拿起兩壺仰圖酒,將其中一壺塞到李逢時手裏。
李逢時將簪子塞到懷裏,接過酒壺,笑著說:“去去去,那是我妹妹!”
丁遇辰也不接話,就隻是仰著頭笑。
李逢時嘀咕了一聲:“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