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珩之所以選在三日後就出發回京,是因為羽珩接到密信,羽族的一支旁係中,有一人名叫羽灝,打算在羽珩回京的路途中帶人刺殺羽珩。

雖說羽珩與那旁係之人同出一族,卻不同心,羽族嫡係後人建立羽朝以來,一部分旁係的人一直不安分,總想著自己稱帝。

這一部分人相當於叛出了羽族正統,統稱為“反叛者”。

幾百年來,這樣的紛爭不斷,起義、刺殺、暗探……手段層出不窮。

皇族也想除掉這部分人,但他們太分散,遍布羽朝各地,混跡在百姓之中,難以分辨,知道線索的寥寥幾人,也狡兔三窟,極難鏟除。

到了羽珩父親羽璟這一代,仍然有很多“反叛者”,為了將這些“反叛者”一網打盡,羽璟先是培養七名小暗衛,最長者才十二歲,他們都是皇家暗衛處暗衛的後代,從小培養,忠心耿耿。

羽璟將這些小暗衛派去接觸已知的一支“反叛者”,最後有三人成功滲入“反叛者”的隊伍,潛伏下來,搜集情報。

等到這三人有了話語權,又讓他們逐漸吸納更多的暗衛進去,慢慢發展,同時也找機會接觸其餘的“反叛者”。

到了羽珩繼位,已經明確掌握情報的“反叛者”,已有六支隊伍。

所以即使知道有人刺殺,羽珩也不會馬上離開,他用最快的速度處理完修渠的相關事宜,調取最近的暗衛處的暗衛,正好需要三天。

三天不早不晚,早了調不來太多暗衛,晚了恐遲則生變。

……

三日後,羽珩命蕭木和蕭火帶人去接李清韻和薑書柔。

總共四輛馬車,紫檀木的馬車在最前方,三輛紅柚木的馬車依次跟在後麵。

辰時三刻出發,出了城門已經是巳時一刻。

出了城門不久,就到了一處叢林,叢林植被茂盛,野花也一片一片的盛開,遠處不時還會傳來鳥叫聲。

一切似乎都很平和。

羽朝的民風不算太開放,女子一般無重要的事情都不會出城。

李清韻也是第一次出城,她微微挑起布簾,看向馬車旁邊,這時恰逢路過一大叢野花,野花開的很盛。

李清韻看著這一叢野花,心想:“這野外的花,比宅院中仔細嬌養的花開的更燦爛,真是奇怪。”

還不待她多看,突然聽見“呲~啪!”的一聲,然後就是一陣叫喊:“上!殺了狗皇帝!”“衝啊!”“呔!拿命來!”

李清韻嚇了一跳,呆了一下,馬上趴倒在馬車裏,擠在馬車坐板和放點心的小幾中間。

這時車門突然打開了一條縫隙,李清韻抬頭看去,原來是海棠進來了。

原先出發之時,海棠和車夫坐在前室。

海棠連忙關緊車門,撲過去抱住李清韻:“小姐,別怕,海棠來保護你!”

李清韻抓住海棠的手,急切地問她:“外麵發生什麼事了?”

“回小姐,應當是是一群山林野匪,小姐別怕,保護我們的侍衛大哥很厲害,一定會把他們都打退!”

李清韻聽見陣陣兵器相接的聲音,從小待在家中,連匕首都不曾接觸,此刻她怕極了,身體一直發抖。

海棠連忙抱她抱得更緊。

這時兩人聽見“啊”的一聲,“是薑書柔的聲音,她怎麼了!”李清韻心想。

李清韻其實有些擔憂她,但是她現在自身難保,更不可能大聲去詢問她,那樣太危險了。

這時,海棠拍了拍李清韻的後背,鬆開她,起身把放茶水吃食的小幾從卡槽裏拿出來,立在兩人身前。

海棠拉著李清韻一起趴下,然後盡最大可能將李清韻護在懷裏。

這時“咚”的一聲,一支箭射在了兩人身前的小幾上,幸好這箭不能連續穿透馬車和小幾兩層木板,卡在了小幾上。

但是這嚇到了李清韻,她想叫喊,但此時她已經嚇到失聲了。

她緩了一會兒,起身伸出手想拔下這一支箭防身,但是箭進入木頭太多,她拔不出來!

海棠也幫忙,這才拔下來。

李清韻和海棠又縮回小幾後麵,李清韻把箭給海棠,又抬手把發間的簪子取下來,雙手攥著舉在胸前,眼睛直直盯著馬車門。

她們太怕敵人衝進來,不能把希望都放在侍衛身上,哪怕他們極大可能會獲勝,但是萬一呢?

她們總要拿個東西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