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陪讀丫頭(2 / 3)

這兩種人自然入不得孟夏的眼。

可李叁叁這樣的人,卻是孟夏第一次見,禮數周到,不聲不響,是個本分的人。可留在自己身邊光本分可不行。這李叁叁,見了自己二人,並未抱怨什麼,也沒趁機對自己二人告班先生的狀,甚至提都沒提站在外麵的原因,這樣的人,要麼所求甚大,要麼就是有心胸,知進退,這才是能幫到自己的人。

這回李叁叁才算是剛剛入了孟夏的眼。

李叁叁卻沒想那麼多,隻是覺得,孫婆婆讓自己當陪讀丫頭,那自然要陪著二位小姐讀書,別管是在暖閣還是在外麵不都是陪嗎。反正孫婆婆或是二位小姐又沒說不讓自己陪著。至於班先生……她教她的課,我當我的陪讀,井水不犯河水,若是真有能耐不讓自己做著陪讀丫鬟,自己還得謝謝班先生。更何況,像班先生這樣的讀書人,定然不會當著自己的麵搬弄是非,如此一來,哪怕明日就不做陪讀也不會讓孫婆婆和二位小姐對自己生出什麼不好印象。

李叁叁想的很美好,可沒想到……這天是真冷啊……跺了跺有些僵硬的腳,透過窗子看去,二位小姐恭敬的對班先生行了一個禮,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前些日子已將《女訓》《女戒》全部講完了,這兩本書是乃是女子的立身之本,二位小姐日後可要時時溫習,約束自己的言行。”班先生見二位小姐坐好,開口道:“自今日起,就要給你們講解《論語》,雖然你們不用參加科考,可孔聖的思想將幫助你們立身立德。”

“是。”二位小姐恭聲應是。

李叁叁聽到這話頓時來了興致,《論語》?這不巧了嗎,這我熟啊。瞧瞧這班先生還能講出花來?

“孔聖推行的道德準則便是:仁義禮智信。”班先生侃侃而談:“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所以仁字,從二人相處,因為人不能離群而獨存,別人之觀念立,人之人格顯,方能雍容和諧,以立己立人,發揮老吾老幼吾幼之懷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事物為人,而不為己,發為惻隱之心,寬裕溫柔,仁也。

義:義者,宜也,則因時製宜,因地製宜,因人製宜之意也。應當做就做,不該做就不做。見得思義,不因果濫取不義之財物。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所以人發為羞惡之心,發為剛義之氣,義也。

禮:禮者,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釋名:禮,體也,得其事證也,人事之儀則也。進退周旋得其體,乃是正人身之法也。尊卑長幼有序,處事有規,淫亂不犯,不敗人倫,以正為本,發為恭敬之心,齋莊中正之態,禮也。

智:智者,知也,無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發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為智也。

信:信者,信字從人言,言非曰,乃有定之文也,以今之概念定義可解為“學說”、“思想”。信與知對立,知宜者唯宜以行,不知宜者從他人言而信,進而守禮以近仁。因此言:必信者無義。”

“不對,班先生教的不對,幹娘教的才是對的,孔子可是生於亂世,若不像幹娘教授的那樣,孔子如何在亂世立足,更別提拉起三千人的隊伍了。”李叁叁在窗外越聽麵色越古怪,心中冷笑一聲:“還當班先生有多大學問,不過誤人子弟之徒罷了。”

聽了一陣見班先生還是那種讓人消磨意誌的話語,心中雖滿是不屑,可此時又不便離開,隻好堵著耳朵,將班先生的話擋在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