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支木釵(2 / 3)

“嗨,沒啥大事,這兩日我家叁叁跟她幹娘想去城裏一趟,這不想問問柱子兄弟去不去,若是去,路上結個伴,安穩些,柱子既然還沒回來就算了。我再去別家問問。”嬸嬸應道。

“去吧,趕緊去吧,別耽誤正事。”老太太在二人的攙扶下回到屋中,在椅子上坐下,擺了擺手,示意二人趕緊去忙。

“大娘你先歇著,我跟叁叁先過去了。”嬸嬸見老太太坐穩,不再停留,帶著李叁叁就要出門,剛要跨出院門,便聽得屋裏的老太太高聲呼喚。

“春娘,春娘,先別走,回來一下。”

李叁叁正納悶,不知老太太招呼的“春娘”是誰,便瞧見嬸嬸轉身應道“大娘,還沒走遠,有事?”說著話二人又回到屋裏。

老太太站在桌前,手中拎著一個小小的籃子,見二人回來,忙將手中的籃子遞給嬸嬸,“春娘,前幾日聽他們說李二傷了腿,我這腿腳也不方便,沒及時過去看看,家中也沒啥物件,這幾枚雞子拿去給李二補補身子。”

“這話說的,您是長輩,怎敢勞煩您活動,我家外子傷的不重,破了些皮罷了,當不得大娘惦念,等傷好些,讓他親自過來給您磕頭,這東西您老留著吧。”嬸嬸見狀一手推著老太太非要遞過來籃子,一邊拉著李叁叁向門外走,腳步飛快,生怕老太太趕上“大娘趕緊回去歇著,我這就走。”

老太太畢竟上了歲數,追了幾步見二人走的飛快,實在是追不上,隻好停下腳步,眼看著二人漸漸走遠,無奈的歎息一聲回了屋子。

李叁叁見老太太回了屋子,這才開口問道:“嬸嬸原來叫春娘啊。”

嬸嬸一愣,頓時笑了起來:“一直沒跟你說,你也沒問過,這麼些年一直嬸嬸、嬸嬸的叫著,都忘了你還不知道嬸嬸的名字,你嬸嬸我閨名鄭春娘,自打把你接過來,你叔再也沒叫過我名字,一直都是屋裏的,孩他娘叫著,你要不說我都快忘了。”

李叁叁看著自己的嬸嬸,心中不禁有些發痛,上一世收殮嬸嬸的時候,實在不知道嬸嬸的名字,隻得在墓碑上刻下“李鄭氏之墓”幾個字,著實有些寒酸了。“我爹我娘我叔都叫什麼名字啊?”打定主意,一定要把親人的名字深深的刻進骨子裏。

“你爹名叫李忠,你娘之前跟你說過了叫孫巧,你叔大名李義,平日村子裏都是李大李二的叫著,時間長了,我都快忘了他們的名字了。”嬸嬸笑了笑,轉身走進另一戶院子。

類似的對話,相似的劇情不斷上演,跑了十來家,都沒有人這一兩日去城裏,甚至平日裏不常接觸的人家都上門問過了。眼瞅著日頭開始偏西,村子裏有青壯年的人家幾乎都跑過了,可仍然沒有頭緒,村裏的年輕人大部分都跟著裏正去堤上幹活,剩下的後生還要擔負著村子裏的安全,實在是脫不開身。

眼瞅著隻剩下村口的李狗蛋家,李叁叁心中不免有些沮喪,弟弟石頭是村子裏的孩子王,李狗蛋是村子裏另一撥孩子的頭,兩撥孩子沒少給家裏惹麻煩,不是你打破了我的頭,我撕了你的衣裳,一開始兩家人還都當是孩子玩鬧,可時間長了兩家人自然生了幾分嫌隙,平日裏幾乎不來往,就是走了個頭碰頭都當沒看見。此時求上門,怕是白跑一趟。想到這,李叁叁拉了拉嬸嬸的衣袖,低聲道:“嬸嬸,咱回吧,李狗蛋家怕是也不成,早些回去再想辦法。”

嬸嬸白了她一眼:“試都沒試就說不成,那萬一成了呢?也不知道隨了誰的性子。”說罷便不再理睬她,快步走進李狗蛋家的院子裏。

“狗蛋爹在家不?”一樣的開場白,似乎村子裏上門都是這樣的開場白,進了院子先吆喝一嗓子,有人應再開口,沒人應便轉身回去。

“誰呀?”屋子裏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不多時一個與嬸嬸差不多年齡的女子扒著門口向院裏張望。

“是我,村北李二家的。”嬸嬸滿臉堆笑應道。

“呦~”這一聲驚的李叁叁全身雞皮疙瘩都豎起來了“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您可是稀客啊。”那女子陰陽怪氣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