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秦王“叛亂”(2 / 2)

其中海軍第一巡洋艦隊下轄九艘鄭和級巡洋艦,三千餘人;守備軍下屬一個團,兩千餘人;陸軍下屬一個鎮,一萬人。

再加上秦王衛隊和情報司的行動隊,可戰之兵達到兩萬之數。

當然【李茂】並沒有被整合進大秦的軍隊,他們被王牧之派往了天竺以西到阿非利亞洲沿海的航線之上。

這支裝備戰船十多艘,人員兩千左右的官方海盜,將在此航線上打劫葡萄牙人的一切商船。

王牧之的任務其實很簡單,第一為中華鎮守西部門戶,第二維持中華在天竺的貿易市場,僅此而已。

為了預防大秦帝國被其他三方勢力聯合絞殺,在錫蘭的重裝第三鎮及第四巡洋艦隊,將是他們堅強的後盾。

但凡戰事對大秦不利,這些士兵將脫下中華的軍裝,換上大秦帝國的軍裝,直接奔赴天竺戰場。

總之不管莫臥爾帝國、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怎麼想,這大秦帝國算是正式成立了。

大秦帝國的兩萬士兵、【李茂】、重裝第三鎮、第四巡洋艦隊(現在隻有六艘巡洋艦,三艘給了大秦),這就是陳興顯為了穩定中華西部邊界所部署的力量。

這其中大秦的士兵數量還會持續增長,隻有大秦的疆土和國力越強,中華的西部才更加的穩定。

當然大秦現在所有武器裝備都是從中華采購的成品,大秦並沒有完善的工業鏈條,也生產不出來所需的武器和彈藥。

大秦從天竺獲得黃金白銀,然後向中華購買槍支大炮,接著再去搶更多的地盤,獲得更多的金銀。

這就是中華的第五條貿易線路,稱為武器貿易線路。

而在這之前的第四條貿易線路,是藥材貿易線路。

也就是從北國到寶島的貿易線路,北國的藥材很多,如人參、黃芪、靈芝、林蛙、五味子、黃金茶(也叫嗷嗷叫)...

如此還催生出了毛皮商人之外的第二種商人,趕山人。

趕山人就是進入北國的大山裏,采集各種菌類、鬆子、藥材的人。

他們不像商人那般需要護衛隊的保護,他們大都三五成群,攜帶槍支和幹糧就敢進入深山老林采集藥材和貴重物品。

在五條商路建設起來之後,王信瑞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中華的百姓都不願意種地了。

中華的糧價太低了,不但許多年都沒有增長過,甚至還有下降的趨勢。

南洋諸島現在種植水稻基本上可以達到一年三熟,而且隨著南瞻部洲的牲口大量北運。

百姓們吃的肉和副食多了,對主食的需求自然也就降低了。

所以隻要中華人不欺負中華人,那麼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任何人能欺負中華人。

中華百姓的生活質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增長著,而為了維持北方各省的糧食產量,陳興顯不得不讓總理衙門對種地的百姓開始補貼。

這土地不要錢,種地不收稅,官府還補貼錢,不知道大明的百姓若是知道中華的這番作為,會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