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航向東北,全船戒備(2 / 2)

再加上夜間的燈籠,所以這船隻之間的通訊,就變得極為的簡便。

當然還有大鼓和銅鑼,擂鼓就是進攻發起的信號,鳴鑼則是收兵的信號。

這通訊兵也就成了每艘船上的必備人員,他們須分成三班,兼顧瞭望員的同時,還要時刻準備傳遞消息。

正所謂望山跑死馬,這所謂的五六裏距離,實際上他們一直航行了約莫八九裏,才到達這附近的海麵。

“讓驚蟄號繼續向北、周邊數裏的海域,在天黑之前盡量探查一遍,隨後在我船周邊遊弋”。

“讓登陸的部隊做好準備,我們連夜登岸”。

“是,我親自去發信號”,大副稱是後跑去傳令了,不得不說這合適的大副,真的是船長最得力的助手。

之前老三和孫和韻合作的時候,這些話都不用他說,孫和韻就會給安排的妥妥帖帖的。

現在換了個新的大副,兩人還是需要慢慢的磨合一段時日。

擦著落日的餘暉來到這處海域的船隊,並沒有被岸上的人發現。

老三乘坐著一艘小船,在八名槳手的劃動下,慢慢的沿著河口,潛向了那煙柱的所在地。

小船逆流了一裏多路,慢慢的靠在了小溪的南岸。

坐在船頭的一個手握短刀的手下,立刻單手反握著短刀,另外一隻手拿著係在船頭的繩子。

輕身跳下了船頭,由於他手撐著船幫,因此隻濺起了些許的水花。

他隨即淌著齊腳脖的溪水,彎著腰快步衝到了河邊的一棵樹下。

將繩索丟在樹下後,潛入了樹林之中...

約莫六彈指的時間,他快步返回了樹下,揮手向船上一招,然後把繩索係在了大樹上。

眾人收到信號後,才一起下了船,然後齊心把小船又往岸邊拖了拖,緊了一下繩子。

留下一個人在樹下守船,然後一人衝向了左麵,一人衝向了右麵,最開始下船的那人,則早已反身又進入了樹林的深處。

不得不說老三手下的這群人,摸門探哨的功夫,那是都練的爐火純青。

什麼人守衛退路,什麼人前頭探路,誰負責左側,誰負責右側那都是分配的明明白白。

就連走在中間的眾人,也儼然分成了前後左右,把老三結結實實的圍在了中間。

等到老三深入密林後不久,前方的哨探就返回了。

見他返身後,眾人隨即蹲在地上圍成了一圈,除了老三和前哨,其他人都握著兵器背對著他們,隨時警戒著。

然後隊伍中另外一人立刻前出,接替了那前哨原本的位置。

“三首領,約莫一二百處房子的村子,那煙柱是來自一個磚窯,此時正在燒火添柴”。

“操何處言語”。

“離得遠了些,不知”。

“再探...”

“是”,哨探返身又衝入了密林。

眾人起身邁著輕步,又前進了數百步後,就遇到了蹲在樹上的哨探。

不用老三的言語,那原本在左右兩翼的哨探,就開始摸向了村子的周邊。

這時天已黑透,遠處開始稀稀拉拉的傳來人們的交談之聲。

聽這口音像是來自福建沿海,老三隨即衝樹上輕輕的喊了聲。

“小福建,是你們那嘎達的口音不”。

老三最喜按照手下人家鄉的位置,給他們亂起外號。

這前哨是福建人,年齡又比他小,就得了個小福建的外號。

“像,我們那隔著一座山,口音都不通,我摸近點聽得真切”,說完抱著樹就滑了下來。

“你們在此地繼續查探,其他人分成三隊,各隊須探十裏方能返回”。

是...,眾人得令後,貓著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