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見(1 / 1)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如同雨天的地麵。一顆雨滴落下的那一刻,積水中泛起的漣漪注定會和其它的某一圈碰到。那一瞬,準確地說是上一秒和下一秒的縫隙間,火花四濺。她踏上講台,仿佛點亮了某位在看同學的靈魂,使她在每一節物理課活得像個人。

我與您在學校這個圈子之中相見,是緣起。您走了,又不代表我們之間緣散。我對您的感情,與您在本質上沒有關係。但我想說,您為這個世界帶來了愛,從這便可以一眼望見您來過的意義。

您帶給我的禮物並不是成績這個數字的結果,而是我領悟每一個道理、學每一件事情時的過程。見到您,是我看見了真正的自己——我思,故我在。

人在學習時,是活在當下的永恒之中。恍惚間回過神來 竟然已經過了那麼久。

我對您的感情是不能夠用語言來形容的,畢竟語言有邊界。所以若是要為您寫一封告別的信,可能信中隻有一句話:“謝謝您,再見。”千千萬萬個瞬間組成的感受,隻需要一句話就足夠了。不知孫老師能否體會這種感受?

2022年的夏天,當我把眼神聚焦在她身上時,她正輕輕拍落手指上麵殘留的粉筆灰。黑板上留下兩個字,字體簡潔,孫瑜。

鏡頭轉移到她的臉上,妝容淡雅,整個人氣質溫柔。如果這是一部電影,那麼它色調慵懶並且陽光,主題是校園。忘記了當時同學們在下麵的議論聲,可她的眼神卻留在了我的記憶之中。

平日裏稍有些躁動的我,這節課卻出奇地安靜。不同往常到連我自己也有所察覺。我如同嬰兒一般地看著她,打量她的模樣,她的一舉一動住在我的眼睛裏。突然她的動作靜止,原來是該記筆記了,我這才有些手足無措地瞥眼同桌的物理書。下一次抬頭,我開始認真傾聽她講課的內容。

不論是語調 眼神 動作 都令我感到舒服,思考這件事不再變得過於燒腦,而是令人有些享受。一年前我不再因失敗而感到焦慮,她告訴我——失敗賦予我們堅持下去的力量。這竟比過去經常聽到的“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更加令我信服,不知我究竟有沒有領悟,但我感到一股從未有過的信念感。思考,學習,嚐試,失敗了就再來,直到完美。人類與動物不同的點就是,動物不會在意的事情人類會去研究。

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我選擇了中立。清涼的香水味散布在我周圍的空氣中,被微風吹進我的鼻腔,吸入肺腑。她今天穿了一件杏色外套,不知質感如何。我享受的不隻有孫老師身上的氣質,還有她帶給我的知識。

那些被證實的道理,令我願意相信某些較抽象的東西,在她明媚光亮的眼睛中,我看見了宇宙。其實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一個宇宙,把它們拆分為最小單元不生不滅的量子狀態,我們一樣。老師的眼睛是一個宇宙,她停留在我練習本上的手亦是。

“你這道題落了一個條件呀,物理這門學科是最看重過程分的。有哪一點你沒有聽明白,老師給你講講?”我頓時有一絲絲不知所措,夾雜了不好意思。但還是豁達熱情地講了沒趕上的點,用我最簡潔的語言表達我的想法。

老師的聲音細膩,不知道我為什麼會作出這樣的形容?但是話中的講解鏗鏘有力,令我很快明白。她欣慰地笑了,如同焦糖布丁般甜而不膩。這個想法可能有點變態,但就是我會脫口而出的念頭。

物理這門學科是人類目前所探索並研究到的“真理”,但也是暫時性的不假,畢竟人類探索範圍有限。第一次與老師交流,我全盤托出對於物理這門學科的看法,更多是比較抽象。講完,我默默觀察老師的反應。她停頓幾秒,似乎宕機,隨後略顯尷尬地扶額,“你的思維很有創新,我對你的觀點感到驚訝。”

過去對於朋友的表達沒有過多得到有邏輯的回應,這次我在老師的微信回複中嘴角上揚。她為在學校沒有及時回應自身想法道歉,隨後一長串的話組成了一段“小作文”,末了還補上一個表情包。

我抱著滾燙的手機睡著,垂下眼皮前望見透過窗簾照進來的朦朧月色。

鏡頭轉移到未滅屏幕上她的微信名,“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