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幾人知秘事?”
“不過嬴政此人,他不懼兩界巫仙威脅,毅然驅逐他們離開人間,一把秦王劍,上峙青天,下橫黃泉。”
我有些不解,“既然一國之君可以驅逐巫仙,為何隻有始皇那麼做了?”
男子搖了搖頭繼續道,“哪有這麼容易,始皇之力,還得追溯更早。早年獻公流落在外時便於民間聽說世有仙者,人間諸事都由他們推波助瀾,即位後,獻公深知自己隻是棋子,但獻公此人於其他國君不同,他有著絕不同於其他人的野心與遠慮。”
“他用早年於民間了解的巫術通靈之說,又差人所研問仙之法,獲知到所謂人殉是上下兩界分利之術,一位權勢死後陪下的奴隸越多,上下兩界的巫們都會從中收取人靈以增其仙壽,法能。”
我接了話,“所以,他廢除了人殉?!”
“嗯,他想從根本削弱分食人間的巫們,要知道,獻公流落之時,他見慣了浮屍餓殍,人間不人啊,若非命運即位一君,他深知自己也是這樣塵世的沙礫。”
“當時的東方六國與秦相疏不睦,但獻公所知憑他一君之力不足以上違天命,下拒幽冥,所以,他以百年為養,隻待力足氣夠,新開天地之局。”
我喃喃道,“他成功了,對吧。”
“這不正是你所知道的曆史嗎?”
“嗬嗬,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製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這不正是你所知道的記載嗎?”他笑道。
“這不是我想知道的。”我搖了搖頭。
“你想知道什麼?”他明知故問。
“哈哈,咱們繼續。”他好像在拿我尋開心。
“獻公以六代百年為引,蘊養國氣,積攢天勢,待到秦王政。”
“他,順獻公天命而生,為避上下兩界捕殺,被拋棄,被背叛,從繼位到最後人間,他都是孤,寡人!”
我小聲插話,“上下圍捕?”
“你以為,天巫地祖們是隻會謀利的瞎子嗎?”男子淡淡說道。
“當年獻公石門之戰,他後來可是和周顯王打過交道,自然被幹預者所注意。”
“後來,秦國的氣與勢,人俑之變都讓他們察覺,人間命軌鬥轉星移,若是不加以阻止,恐怕會出現再難踏入人間之事。”
我問,“他們何不派巫們直接出手阻撓呢?”
“一國之事,國君之令,若是明手以滅,其餘六國國君何想?”
“當然,巫們也非同心,他們各懷鬼胎,為自己法能謀壽才是他們最本質的樣子。”
我想了想,“所以,他們到底做了什麼?”
“六國疏,散秦禍論,天下敵。”
“合縱連橫?那不是外交......”我質疑。
“沒錯,本質是人間大勢所推,不過有一些家夥做出了小小的幹預罷了。”
“既然推波助瀾,繼續六國封鎖,最後囤積力量毀掉秦不就好了,那張儀,張儀不是巫的人?”我不解。
“張儀也是,不過如我先前所言,巫們各懷鬼胎,所以,有的家夥經過權衡謀取自己最大的利益後決定,小小的插手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