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的門檻有多高(5)(1 / 1)

央視的門檻有多高(5)

在欄目組裏有不少臨時工作人員,在央視就是這樣,就說燈光吧,在職的不會去上上下下地調燈光,不過活得有人幹呀,所以就找臨時工,現場搬道具的,正式職工不幹,還是臨時工,不過這些臨時工都是有工錢的,分不同工種,每期節目100到500不同。可是我們這些實習生就什麼也沒有了,你想想,北京的消費,住房、吃飯,生活費用可不是一般的消費,在央視裏工作人員的生活方式,經濟狀況,叫我看得眼花繚亂,真是可望而不可即呀,如果再這樣幹下去,經濟上就是個問題,必須回到現實生活中去。在這裏我算什麼?人們都叫我實習生,一個三十多歲的實習生,什麼事情都要去做,發工資時心裏就不平衡。為什麼?因為沒有實習生的工資,來的時候也沒敢去和人家談工資,因為走進這個大院就是一種自豪了,我想,好好地幹,我會幹出成績的,我不信你們不用我這樣的人?靠著從家裏帶來的一點積蓄,加上一直有一種虛榮心,總想在這裏留下來,不過在央視裏的實習生太多了,一個比一個條件好,不是市長的女兒就是書記的兒子,像我這樣的草根學員真就沒有,自豪和虛榮支持不了多久。開始的時候有一種好奇心,就想看看央視的門檻到底有多高?可是沒等我看明白,就出現了生存與好奇的矛盾。在北京,有一個名詞,“北漂”!原意是漂浮在北京的,沒有固定住所、沒有固定收入、沒有正式工作的三無人員,開始我不理解這個詞,現在明白了,我也成了北漂了!

那天,我們錄製完兩期節目,當現場的人走完了,我們幾個實習生開始打掃場地,打掃完了就急匆匆地回到那唯一可以完全放鬆的6平方米,剛剛一腳門裏一腳門外,聽到裏邊有人大聲地嗬斥孩子:“你上那去做什麼?以後不要再去了!”我停住了腳步,“王府井、前門大街,那裏都是外地人去的地方,你知道嗎!那裏的東西不能買的,都很貴,都是賣給外地人的!”聽到這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我不就是一個外地人嗎?難道前門大街和王府井都是給外地人準備的?我還真的很少去過前門和王府井,因為我沒有時間,不過這件事對我是一個衝擊,這樣下去還有意義嗎?另外,現在這樣也不是我要做的事,中央電視台的門檻說不高也不高,說進去也就進去了,但隻能是做實習生,要說門檻很高,真的就很高,央視裏不講關係,也不講人情,就講能力,一個個都是真才實學,沒有本事想跨進這個門檻,還真就是高得很了。尤其在藝術類欄目裏,有導演,也有編導,就這樣下去,我很難做上編導的,我要去做真正的電視人,我決定離開北京,走進現實,去尋求實實在在能夠生存下去的事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