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白茫入選“殺人遊戲”(1 / 1)

2121年的人類社會,以機器人為載體的數字生命已經非常普遍。物流機器人、手術機器人,教學機器人、生產機器人各類的機器人遍布了人類生產生活的各類場景。經常會爆發關於機器人權利的各類遊行,主張機器人應該享有和人類一樣的權利,可以結婚,甚至擁有自己的數字孩子。

機器人和人類關於權利的爭奪已經非常激烈,各處經常會有機器人的罷工造成城市生活係統的癱瘓。很多人權人士也加入到機器人權益爭奪的隊伍中去,政治家們為了獲得更多的政治資本,也會常常擁抱機器人應具有人權的主張,經過聯合國大會的決議,決定通過一個遊戲證明機器人和人類一樣已經具備了全麵的思考和情感係統,除了機器人的身體不具備生物特征之外,和人類並無區別。

聯合國決定在全球直播這場被命名為“殺人遊戲”的測試,在全球“反機器人權組織”中尋找8位智商超群的人類和4位數字機器人領袖進行測試。一旦4位機器人在“殺人遊戲”中勝出,那麼機器人就將獲得和人類一樣獲得一樣的權利。

整個世界的目光也都聚焦在這個計劃的規則設定和實施上,“殺人遊戲”不是讓機器人去殺人,而是在遊戲過程中殺死人,並偽裝成人類尋機器人殺手,如果機器人全部被找到,則人類獲勝,機器人需要繼續以服務人類生產為使命,承認人類的主宰地位。如果人類獲勝,則承認機器人和人類一樣具備思考和情感係統。當然這個計劃也得到部分頂級富豪的關注,他們不惜一擲千金讚助此次計劃的實施,因為一旦數字生命可以獲得一樣的權利,那麼就意味著當他們的肉體死亡之後,他們的精神可以在機器人的軀體裏繼續活下去,獲得了永生的可能,那麼他們的也將永遠可以捍衛自己的財富和庇蔭他們的後代。除了富人之外,普通人也非常關注,畢竟數字生命的永生不死,也可以緩解芸芸眾生的生離死別之痛。

但是“反機器人權”組織認為,全麵放開機器人權利必將導致人類自掘墳墓,最終成為數字生命的附庸品。白茫就是“反機器人權”組織的核心成員,他一直認為父親的死是他的數字機器人因為對父親的研究不滿意,為了達到機器人一己私欲殺死了父親並造成了父親自殺的假象。父親是一個科學家,一直致力於研究控製機器人自主和欲望係統的設置,父親認為機器人雖然具有超強的思考能力和不受限於軀體的工作能力,但是在機器人授權機製中一直主張要保守研發留有餘地。父親去世時,白茫隻有10歲,白茫也是一個計算機天才,現在20歲的白茫已經在哈佛大學計算機博士畢業,在全球頂尖的計算機實驗室從事機器人授權體係研究。

“殺人遊戲”在全球招募參與人員之始,白茫便報名了,不出意外,白茫入選了。接下來就等待官方的下一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