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再相見,宴會求賜婚(1 / 1)

北冥慶武第十一年冬

年節將至,鎮北王帶領的鎮北軍與祁國軍隊在漠北一戰中取得勝利,消息傳到朝廷,南臨帝與朝臣大喜過望,召鎮北王回京過年節。

鎮北王一家著手準備回京,此番回京不知會麵臨怎樣的處境。自古君王都擔心功高震主,尤其是鎮北王這樣有軍功的異姓王。女兒已經及笄,兒子也到了娶妻的年齡,鎮北王夫婦最擔心的還是怕女兒被賜婚,也怕多年在北境樹敵,會在回京路上遇襲。

幸而,一路平安,沒有遇到什麼麻煩。進城門時由瑞王雲行川帶領百官迎接鎮北王一家。宜瑞同瑞王就這樣匆匆見了一麵,之後,鎮北王夫人便帶著女兒宜瑞回了鎮北王府,鎮北王則帶著兒子進宮麵聖。

不多時,鎮北王與其子傅錦書一同回府。剛進廳中,“娘親,父親和哥哥回來了”便聽見一道女聲響起。鎮北王夫人急急走出,連忙問道“夫君,錦兒,陛下可有說什麼”?鎮北王麵色不顯,“陛下說,今晚宮中設宴,為我們接風洗塵,論功行賞”說完就帶著夫人孩子一同進屋去了。

傅宜瑞回到君茹閣後,侍女映許便端了熱茶上來,之後映南映許就去房中歸置物品。傅宜瑞想起了在城門口的相遇,想想她和雲行川也有五年未見了,幼時和祖母同住京中,由於父母常年鎮守北境,她時常被皇後召進宮中小住,經常在一起玩,可以說二人青梅竹馬。皇後與鎮北王夫人林溫妤是閨中密友,皇後也曾開玩笑讓雲行川長大娶傅宜瑞。

但是,從祖母過世之後,傅宜瑞便跟隨父母去了北境,五年不曾相見,或許當初的情分早就沒了。可傅宜瑞不知道的是,此時的瑞王殿下正在東宮和他的太子皇兄說自己心心念念的姑娘回京了,晚上宮宴時想求皇上賜婚,又害怕唐突了小姑娘。

到了晚間,鎮北王一家進宮赴宴,不多時皇帝與皇後帶著太子和瑞王出現,隨著一聲“開宴”響起,宴會便開始了。在欣賞了一些歌舞之後,便是君臣之間的推杯換盞,此時,也迎來了宴會的重頭戲,對漠北一戰中的各位將領和鎮北王一家進行封殺賞。

因鎮北王是主將,有大功,賜黃金萬兩,傅錦書在戰爭中為先鋒,立下大功,可承襲其父爵位,之後便是對其他將領的封賞。

“聽說鎮北王之女此次也上陣殺敵了,快上前來讓朕和皇後好好瞧瞧”,話落。傅宜瑞走上前行禮“臣女傅宜瑞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免禮,平身”“謝陛下”。傅宜瑞全程不卑不亢,端莊大方,任由百官和皇帝打量。

不多時,皇帝大笑道“果然是虎父無犬女啊”。接著又召鎮北王上前,問道“宜瑞已經及笄,可有婚配啊,”鎮北王回道“小女年幼,尚未婚配,臣與小女分別多年,近幾年才帶在身邊,想多留她幾年”。鎮北王說的情真意切,可皇帝是誰,隨急便道“朝中試婚的公子也不少,不如朕就賜婚,成婚了也可陪伴你們夫婦”。話畢就認真打量起朝臣之子,不一會就將目光停留在丞相之子沈蘭舟身上,又移開了目光。

過了好一會,才開口道“丞相之子如何”?此刻,瑞王急了,開口便是“父皇,兒臣有一心悅之人,想求父皇賜婚”。皇帝頓時笑開了,皇後也是一喜,雖然她想讓瑞王娶傅宜瑞,可她更想尊重小兒子的選擇。太子已經成婚,是同自己心悅之人,所以皇後希望自己的一雙兒子都能幸福。

皇帝急忙問是誰家的女兒,瑞王看向了鎮北王邊上站著的傅宜瑞,傅宜瑞也看向了他,“兒臣心悅鎮北王之女傅宜瑞,這是兒臣十五歲時就想的,如今兒臣已經二十,且傅宜瑞也已經及笄了”。皇帝猶豫了一會,他本不想同意這門親事,可不知想到了什麼,便開口賜了婚。同時,也為丞相之子沈蘭舟與禦史之女陳西擰賜了婚,皇帝似乎賜婚上癮,也想給傅錦書賜婚,幸虧傅錦書說想先報效朝廷在行婚配才得以消停。

賜婚一事就此告一段落,在一次推杯換盞之後便結束了宮宴。傅宜瑞一家快出宮門時,雲行川追了上來,說明來意,經鎮北王夫婦同意後帶著傅宜瑞到一邊開口問“瑞兒,你可會覺得我求賜婚太過唐突,你可會不高興”。可真是個大直男,怎麼能這麼直接問女孩子呢,傅宜瑞心想,幸虧傅宜瑞不是一個喜歡就要說出口的人,更何況她也對雲行川有好感,便回道“臣女沒有不高興,何況是陛下賜婚,臣女感謝天恩”。

雲行川從懷中拿出刻有瑞川二字的玉佩給傅宜瑞,這是皇後在她們二人小的時候請匠人雕刻的兩塊玉佩,一塊刻有瑞川二字,一塊刻有行宜二字,兩塊玉佩分別在他們二人身上,林溫妤是知曉此事的,也算認同了皇後的做法,皇後與林溫妤商量好若他們二人情投意合便交換玉佩,無緣便銷毀玉佩,如今二人被賜婚,且互有好感,便交換玉佩,隨後傅宜瑞也拿出玉佩給雲行川。

雲行川將傅宜瑞送上鎮北王府的馬車,互相道別便各自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