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農牧科技(1 / 1)

上一品

相關文章

金剛經網

返回目錄

下一品

金剛經第1品譯文

【原文】

如是我聞①。一時②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③,千二百五十人④俱。爾時世尊⑤,食時著衣持缽⑥,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⑦,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⑧已,敷座而坐⑨。

【注釋】

...

①如是我聞:如是,這樣;我聞,我聽說。我聽佛這樣說,表示經中的話都是佛親口說的,這是為了增加佛經的可信度。

②時:那時。

③大比丘眾:比丘是梵語,即受了具足戒的男性僧侶,又名乞士。女性叫比丘尼。

④千二百五十人:釋迦牟尼最初有六大弟子,即舍利子、迦葉三兄弟、目連尊者、耶舍長者子;六大弟子又收弟子,一共有一千二百五十個弟子。

⑤世尊:對佛的尊稱,所謂佛為三界之尊,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

⑥缽(bō):僧人食具,通常用泥或鐵製成,圓形,略扁,小口,平底。

⑦次第乞已:按順次挨家挨戶乞食。佛乞食是為被乞食者種福,所以不能擇貧富,而要按順序來,即“次第”。

⑧洗足:佛是光腳乞食的,所以回來要洗足。

⑨敷座而坐:整理好座位打坐。

【譯文】

我聽佛這樣說。那時,釋迦佛在舍衛國的祗樹給孤獨園,與一千二百五十個大比丘眾住在一起。到午時該吃飯了,世尊鄭重地披上袈裟,手持缽盂,進入舍衛城中乞食。在城中按順序挨門挨戶化緣完畢,返回住處,吃完飯,收好袈裟和缽盂,洗淨腳,整理好座位,然後

時長老須菩提①,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②,右膝著地,合掌恭敬③,而白佛言④:“希有世尊⑤,如來善護念諸菩薩⑥,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⑦,雲何應住⑧,雲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往,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顧樂欲聞。”

【注釋】

...

①長老須菩提:須菩提是梵語音譯,意譯為善現、善吉、空生等,他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婆羅門種姓,能深入理解佛法的空義,被稱為“解空第一”。

②偏袒右肩:印度僧侶披袈裟時偏袒右肩,形成習慣,後世有許多解說,其實可能與印度的氣候較熱有關。

③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這也是佛教的規矩威儀。

④白佛言:對佛說,白就是說話,白是南北朝時的說法,即道白。

⑤希有世尊:希有即稀有,這是對佛的讚美。傳說佛誕生時就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⑥如來:與佛、世尊等一樣,是稱呼佛的一種名號,佛共有十種名號。這裏指釋迦牟尼。

⑦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梵語,意為無上正等正覺心,即最高的智慧覺悟。

⑧住:停住,守護,即後文所謂的“降伏其心”。

【譯文】

這時,長老須菩提領悟如來不時在乞食、穿衣、洗足等平常生活中所示現的佛法。在大眾中就從座位上站起來,偏袒右肩,右膝跪地,合掌恭敬地對佛說:稀有,世尊!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顯現在平常生活中,正是如來護念一切菩薩,要付囑一切菩薩的佛法。世尊,如果善男子善女人,發願要上求佛果下化眾生,辛勤修行,增長智能,發現了如來所付囑的無上正等正覺心,應當如何安住無上正等正覺心?如何降伏妄心?”佛說:“問得好!問得好!須菩提,正如你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你現在仔細聽,當為你說明。如果善男子善女人,發現了如來付囑的無上正等正覺心,應當如同發現無上正等正覺心那樣安住無上正等正覺心,應當如同發現無上正等正覺心那樣降伏妄心。”“是的,世尊,我們很希望聽佛詳細地說明。”

欄目導航:

全文閱讀

金剛題解

全文譯文

感應傳

如何讀誦

全文注音

讀誦儀軌

偈頌專輯

經論專輯

經注專輯

全文解讀

曆史淵源

首頁|電腦版|

金剛經網 · 手機版

m.jingangj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