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戎帝的皇後,知書達理,秀外慧中,跟北戒帝有著自小的夫妻感情,後宮無論多少女子懷孕,都動不了皇後的地位。
北戎帝一月中有半個月的時間都要呆在皇後那,而北戎帝這些皇子,自小也都是養在皇後身邊,那些個妃嬪對皇後都是敬重有加,不敬重有加也沒有辦法,孩子在人手上,沒辦法呀!
皇後自己沒生出孩子,對她而言,以後是哪個皇子繼位她都是太後,實在沒有什麼好爭的,有孩子的嬪妃怕孩子在皇後那受氣,沒孩子的嬪妃,那就更不用爭了,孩子都沒有爭什麼呀!這皇位輪到誰坐?也不可能輪到後宮的嬪妃做呀!
北戎帝的後宮,那是相當融洽,隨著三位懷孕的妃嬪生下孩子,這種融洽打破了,原因就出在這周太後身上。
北國的風氣對庶出的子女十分不友好,但這種不友好在皇宮中卻是個例外,滿朝文武都知道皇後無所出,這下一任皇帝隻能是庶出的,總不能因為皇後無所出就不讓妃嬪生了吧?妃嬪生的孩子畢竟是皇上的孩子,隻要沒瘋的人都不敢瞧不起皇子公主。
這北國曆史也不單單是北昭帝這一個庶出的皇帝,但像皇後無所出所以下任皇帝是庶出的這樣情況還是很少見的,以往那些庶出皇帝要不就是因為嫡出的皇子實在不堪大用,沒法托付江山,要不就是皇後,隻有女兒,所以下任的皇帝才會是庶出,誰能繼承皇位不單單是在位的皇帝決定的,還要有仙域的聖子聖女同意才可決定下任皇帝的人選。
要不咋說周太後是一個有運到在身的女人,天生的好命,周太後生下北詔帝,皇上要把三皇子抱給皇後,這周太後哪幹,那是一哭二鬧三上吊,可算是讓北戎帝見識到什麼叫潑婦了,昔日那又嬌又俏的美人,沒想到真麵目這麼可憎,因為周太後不肯把三皇子抱到皇後麵前撫養,生了大皇子的張貴儀,封了張妃,生了二皇子的劉淑華,封了麗妃,周太後本就比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母妃身份要低的很多,北戎帝對後宮生有皇嗣的女人賞賜是史上之最,因為這麼多年沒有孩子,凡是能生下他子嗣的,北戎帝都是大封特封,生完孩子,一下子越好幾級?別的妃子都是一級一級往上爬,爬的還非常費勁,這倆個生了皇子的女人一下子就竄出去跑她們前頭去了,你就說氣人不氣人吧,但生氣也沒用,誰讓他們沒生出兒子呢?但凡是生個女兒也是好的,眾妃嬪隻能幹瞪眼生氣。
這唯一生了孩子沒被北戎帝大封特封的就是周太後,身為七品官之女,周太後入宮品級就比較低,先是被封個采女,這庶妹的精心包裝下承寵後被封順常,北戎帝一知道她懷孕就冊封她為常在,本打算在她生產後就冊封她容華,慢慢熬等三皇子成年後就封他母親做個貴嬪,主要是這周太後的父親官太低了,和張妃,麗妃都不是一個檔次,結果她倒好,張妃,麗妃都沒鬧呢!她倒鬧了起來。
皇後的手裏養著大皇子和二皇子,壓根就不缺他一個三皇子,又不是自己生的,不樂意給她養,她還不願意給養呢!
皇後主動提出讓三皇子由自己生母撫養,北戎帝倒想再勸一勸,主要是這皇後養大的皇子和嬪妃養大的皇子那待遇可是天差地別,就是以後到上書房讀書,那些個翰林學士對他們也是區別對待,一氣之下就封她個才人,也有諷刺周太後的意思。
接下來幾年,又有兩位妃嬪懷孕,分別生了大公主和四皇子,北戎帝的封賞也十分豐厚,這就顯出周太後的地位低下,所有皇子公主都是養在皇後膝下,唯有她的三皇子養在自己身邊,所有公主皇子的母妃,地位都比她高,後宮人人都能踩她一腳她,自從生了三皇子後,北戎帝就再也沒寵幸過她,周太後姐妹倆在後宮中過的十分艱難。
周太後這個人,不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她覺得就是三皇子不會討北戎帝關心,北戎帝才會這麼對她,有時候氣狠了也會把氣撒在三皇子身上,周太後的妹妹覺得這樣不行,於是給她出了個主意,在大冬天給三皇子洗冷水澡,不出意外,三皇子果然風寒了,北戎帝的兒子少,這三皇子風寒,北戎帝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看兒子,誰能想到兒子的房間被點了催情香,北戎帝在三皇子的寢殿側殿要了周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