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後記1(1 / 1)

退休之後,放下工作,按說身心都該輕鬆了,然而我卻沒得輕鬆。之所以“沒得輕鬆”,緣於夢裏常有幾個已經故去的同學輪番造訪,哭臉兒笑臉兒地要我以淡墨追記我們這茬子人的往事,攪得我身心不安,隻得拿起拙筆應付這個差事了。

說來也怪,自我動筆以來,他們再也沒來夢中打擾我,使我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裏睡得很安寧。

完稿以後,我長籲一聲,心想:這“勉為我難”的差事總算可以有個“交代”了,他們大概再也不會來打攪我了。誰知一天夜裏,其中一個曾“訪問”過我的“她”又來到我夢中,微笑著對我說:“巴哩沙呀,嘶巴嘻巴(俄語:深深感謝)!你算完成小小功德一件,可活過百歲……”罷即去。醒後玩味夢中之人之語,心中五味雜陳:雖然明知夢中人語荒唐,有悖常理,因時常所聞“活過百歲”之說,多數皆是許謊,然而此等“謊”,人人卻都愛聽,即如此刻,連“鬼”的話我都愛聽。

當此書即將付梓出版之時,我特意邀請著名書法家、作家、評論家馬士琦先生題寫書名和審讀,馬先生慨然應允。其書名題字遒勁有力、古樸大方,給拙作增添了榮光。馬先生曆時二十多天,以深厚的學養、嚴謹的治學精神錘句煉字,更使拙作色潤彩明。我深深地表示敬謝。

在我寫作旅程中,因本人才疏,困難重重,幾次欲罷筆廢置,幸受我曾供職之區、局領導、同事,以及親朋——羅忠義、彥利軍、趙蓉、劉建社、趙新社等人的支持鼓勵,才得以堅持完稿。爾後,朋友、著名書畫家王季慶先生作畫以為封麵;又在文友劉炳南、韓懷仁先生的不倦指點下,並得到太白文藝出版社編審曹彥先生、編輯史婷女士的幫助,拙作才得以出版行,於此,我向所有為此書給予我幫助的人,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雷煥性

二零一二年九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