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眼看天色慢慢暗下。正值盛夏,伴隨著太陽的下落,熱氣也在慢慢退去。
村東邊的小路上一位五六十的老婦,呼號著:“王辰,回家了!”許久不見回應,老婦又叫了一聲:“王辰啊!……”
“哎!來了……”終於有了回應。聽聲音應該是個乳臭未幹的小崽子。
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從西邊向東邊跑。臉上有些不高興,顯然他還沒玩盡興。
王辰家住在隊東頭,隊西頭有幾個與他同齡的同學,放假的時候,他經常跑到隊西頭去玩。
叫他的是他的奶奶,姓張。
盛夏時分,孩子都放了暑假。這種叫孩子回家的場景,乃是日常工作。
村裏七八歲的孩子很多,那兩年隊裏新增的孩子有七八個,真是熱鬧。這些孩子出生後,父母都將他們丟給了爺爺奶奶。這是當時的潮流,也是迫於無奈,打工賺錢才是正事。是的,賺錢養家糊口,孩子交給老人。
王辰跑到奶奶身邊,自然免不了一陣數落。
張嬸道:“這麼晚,自己不知道回家嗎?哪家孩子像你一樣?”
王辰並不說話,隻是低頭,但是很明顯沒有任何的委屈和悔意,習以為常就好了。
“哪家孩子像你一樣?”這句話讓人耳熟。王辰的奶奶經常說這句話,王辰卻一直以為大多數孩子都像他一樣!
回到家,吃了晚飯。
“王辰,快來洗澡!”
張嬸放好了洗澡水,洗澡是用的紅色的塑料盆,盆很大屬於家裏的移動浴缸。張嬸拿著水瓶再往裏麵倒開水,開水是每日從柴火灶裏打的。
柴火灶有兩口鍋,中間嵌著一個專門燒水的壺。那時沒電,也沒煤氣灶。煮飯、炒菜都得靠這兩口鍋呢!一個煮飯一個炒菜,中間的燒水壺嵌在中間不管燒哪邊都可以燒水。這壺若是水放多了,就會咕嚕咕嘟的頂開蓋板往外冒,一個壺可裝滿兩個水瓶。
張嬸給王辰放好倒了熱水,又打了些冷水讓王辰試一試溫度。合適後,王辰光著身子,坐進這移動的浴缸之中。張嬸拿來花露水,倒了一些到洗澡水裏。這是用來驅蚊的,同時也可以讓身體香香的。後來富裕了,老人家拿它當香水用,當然這是後話了。
洗完澡,太陽還有餘光。張嬸在外麵支起蚊帳鋪上草席,讓王辰先睡覺。畢竟是夏天,屋裏太熱,外麵涼快。等到了深夜,屋裏涼快些,張嬸將睡著的王辰屋內。小孩子睡的沉,張嬸動作輕,並未影響。
一大早,王辰便睡醒了。小孩都是生龍活虎的。找來小夥伴,大家玩遊戲。隻見王辰從口袋裏掏出一把玻璃球,一臉得意的笑道:“我昨天可是贏了七顆小球。”
王宇晃了晃鼓鼓囊囊的口袋說道:“這有什麼?你看我口袋裏有二十多顆!”
王宇與王辰同齡,平時上學都是一起,王辰看著王宇的口袋滿臉羨慕。
王大毛、王小行、王藝也是一臉羨慕,他們幾人都是同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