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舊詩隻有在舊曆中才能感受到詩文的意境。
當今社會已經毫無人間煙火氣,過年除了聚在一起吃喝,並沒有什麼能讓人感到過節的氣氛。
但是節還是得過,不然怎麼放假?
春節後各種走親戚串門,這個時候一年半載見不到的親戚湊到一起展開話題。成家立業的男人先是相互打探這一年的經濟收入,然後對比一下自己,別人混的好了心裏不舒服,但嘴上仍舊稱讚對方能幹。要是聽說對方在外瞎混了一年,就會趾高氣昂的成為教育家,然後苦口婆心地說教“好好幹。”等諸多言語裏的滿是嘲諷。話外意,這人就知道啃老,靠爹媽養著,這樣的人能成什麼事?一輩子也就那樣了。諸如此類的話當然是在對方聽不見的地方成為旁人嘮嗑的話題,以此來顯示自己的成功。殊不知別人隻是低調而已,開著十萬的車,不好意思說出自己一年談攏了幾個項目,提成都夠一般人打一輩子工的,工資兩千八也隻是個數字而已。
時佳卓仍舊如同他大學生時候那樣謙和,與在一起的親朋好友包括長輩們坐在一個飯桌上,隻是聽著他們高談闊論,聽到一些他不認同的言論也隻是應付的笑笑,他不反駁這些人的觀念,人隻有到達一個讓人無法企及的高度,站在頂端俯視才能讓腳下的人誠服。
對女人則是洗腦式傳宗接代的話題。家長裏短,誰家的兒媳婦虐待公婆,誰家媳婦又和誰表哥搞上了,眾人聽了嗤之以鼻,外加對那家人的嘲諷,那敗壞家風的醜事永遠不會發生在自己家。
表叔家新買了輛八十萬的車,兒媳婦又孝順又能幹,上班帶娃兩不誤,整個一女強人。剛給家裏添了個大胖小子,老兩口樂的嘴巴咧到耳根,抱著小孫子不停的逗人家笑,不一會孩子可能受不了那麼多人圍觀他,才不管你是爺爺奶奶,祖宗也得給我消停一會。本來孩子笑得吃手肉嘟嘟的臉上瞬間從奶萌變成癟嘴大哭,一哭起來就更可愛了,大夥笑了,孩子哭的更凶。這時大人慌了,爺爺奶奶沒辦法怎麼哄逗都不管用,那繈褓裏的孩子隻管哭的起勁,大夥七嘴八舌起來:“喲!這孩子怎麼這麼厲害?隨誰啊?”
“······”
剛才還在誇讚孩子隨兒子的老兩口互瞅一眼,隻因兒子媳婦都在一旁沒把話說出來,但親戚們都明白了什麼意思,那不還得隨媽媽,咱們家媳婦最大!
孩子不停的哭鬧,眾人無語。奶奶一把把孩子從爺爺懷裏抱過來,似是無意道:“乖寶,你這是要老奶的命喲~~這是沒給你吃還是沒給你喝?奶奶老了,跟不上年輕人腳步了,別哭了,去找媽媽哄。”
說著把孩子送到年輕媽媽的懷裏,媽媽小心的接過孩子,眼裏盡是溫柔,抱著自己的孩子扶著後背輕輕的哄了一會,孩子在母親的懷抱裏哭聲漸小,最後嘟著嘴睡著了。媽媽終於鬆了口氣,一隻手攬過八歲的女兒在腿上。
一旁的男人手足無措的從妻子懷裏接過兒子,平時他可能是太忙了,以至於抱娃都不太會。
親戚間沒結婚的大小夥子,大姑娘不可思議的看著這一幕,對婚姻又多了層恐懼。
新時代的年輕人不再是七八十年代的思想,他們讀過書,見過大海和天空,對任何事都有自己的追求,不想被困在生活裏。
他們用各種辦法去反擊任何崔婚,別說效果還挺管用。比如叫自己大學時同寢異裝癖的好基友扮成小姑娘,奶聲奶氣的當著全家的麵叫自己親愛的,順便撒個嬌,稱隻要叔叔阿姨滿意了隨時都可以結婚。
掛了電話兩人再跑到衛生間裏幹嘔,然後開始對著手機罵對方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