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詔的傳信上說,北朔兵臨永寧關,已經發生了好幾次的摩擦。

永寧關駐軍不足,應安府各地駐軍已經馳援永寧關。

但是糧草嚴重不足,公叔誌八百裏加急向京城求援。

但京城的糧草遲遲不到,永寧關儲糧,已經堅持不到一個月了。

“叫上大兄,收拾東西,我們回陽城。”慕雲瀾冷聲朝著蘇謹川吩咐。

徐京墨得到要離開的消息,大步朝慕雲瀾走來。

“雲瀾,發生了何事?我們為何要走?”

“大兄,永寧關告急,我們必須回去,我留著人手在這邊,徐家族人出關一定能第一時間接應到他們。”

徐京墨嘴唇蠕動了些許,到底是沒有說出自己在這邊等著的話,沉默的跟著慕雲瀾離開了。

看快馬加鞭回到陽城的時候,春耕已經結束了。

草原上也冒出了嫩綠的草芽。

回到莊子上,首先迎上來的卻是孟文。

“公子,四千部曲已經整裝待發。”

慕雲瀾驀地頓住,“為何是四千?”

孟文抿嘴,“公子是不是忘了咱們的戰馬隻有五千匹,上次檢查,已有千餘母馬懷孕,短時間不能上戰場。”

慕雲瀾吸氣。

真TM。

早知道就把戰馬給他們配齊了。

“齊詔糧草準備好了嗎?”

“已經準備好了,齊先生帶著文亓清點去了。”

慕雲瀾點頭,“去把他們叫來。”

沒等多久,齊詔、虞讓、林冶、孟文、蘇謹川、徐京墨都已經到了。

“公子可要想清楚了,此去就是摻和兩國交戰,我們勢單力孤,去了不一定能全身而退。”齊詔語氣有些猶疑。

“奉敬。”慕雲瀾很少稱呼齊詔的字。

一旦她這麼叫了,就說明她很認真了。

“你既然能提前準備好馬匹糧草,就應該知道我的心意,我意已決,距離懷遠來信已經十七日了,若我們不去。指望宣國那些隻顧著內鬥的野心家嗎?”

“那曾是先祖建立的六百年不倒的雄關,不應該就這麼被破。”

在場的除了孟文和蘇謹川,基本都知道她的身世,林冶是從齊詔的態度猜出來的,孟文則是在天山就有了些許猜測。

隻有蘇謹川乍一聽先祖建立的雄關有些反應不過來。

“公叔家鎮守永寧關幾十年,也不應該因為旁人的算計,成為北朔進入中原的踏腳石。”

“通知所有部曲準備出發,記住了,是所有。”

“至於馬匹的問題,我會帶著追雲把缺少的馬匹帶回來。”

“奉敬,你讓人把馬具帶著。”

“奉敬隨行,林冶輔助文亓留守,負責後勤。”

“準備出發。”

慕雲瀾很少一次性說這麼多,話語中帶有平常沒有的壓迫感。

在場的幾人都不自覺的挺直了脊背。

慕雲瀾話音落下的同時,幾人躬身應是,紛紛離開,去處理自己負責的事情。

“大兄也同去吧,若是有人員傷亡,還要大兄多費心。”

“好。”這個時候徐京墨自然不會拒絕。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冬日的時候,慕雲瀾就已經預感到開春之後將會有一場混亂。

那個時候就已經有意識的開始從空間往外放糧食。

同時也叮囑齊詔在市麵上收購糧食。

現在出現緊急情況,也不至於操心糧草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