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天,孩子的臉,說下雨就下雨。雨水順著漆黑的瓦片流入溝道中,溝道來不及排出,院子內已經積蓄了一尺高的雨水。
陳奕愁容著看著屋外,這已經連續下了一周的雨了。這個年代不是好事,有可能很多地方都決堤了發洪水了,隻是現在沒有發現。
一處豎立在長安城最繁華區酒樓三樓,一群打扮現代化的女子,正加急著接收各地收發來的電台情報。軒轅婉兒正拿著手裏的情報認真打量著地圖,這份地圖是一份地形圖,每處都有紅色標記著各地的水文行情。
她琢磨著手裏的情報,歎氣一聲,唉!公子這次又有著忙了,難民潮就要來了。最近她打探道,最近有數十萬難民往長安方向而來,也不知道公子以工代賑行不行的通。
他又看了看一條彎曲的紅線,從襄陽到南陽的運河。這是一條新籌劃出來的運河,第二階段南陽到洛陽。這條運河修建起來比較容易,落差也沒有多大。修建了南陽平原將多出百倍的灌溉麵積,糧食增加10倍以上。
公子還真敢想,這麼大工程需要的人力最少也是百萬級的。她又想到陳奕說的畝產450公斤的小麥,她也不愁了。十抽二的稅,算是比較低可。
最近她也看過最近出來的稅務製度,農民稅收10抽2。按產量應該是每畝地180斤,7文錢一斤,相當於1200文左右。
後麵農戶吃不完的糧食可以賣給國家,多餘的錢可以建房子,買一些生活物資,她聽了之後對公子崇拜不已。
公子說的對,錢流通起來才叫錢,隻要人民有錢過來才能賺很多錢。應該收很多稅的不是農民而是商戶,想想公子把商戶的稅也加到了十抽二,她也覺得理所應當了。
陳奕坐在辦公桌上看著最近要人勘測出來的地圖,心裏也是一陣高興。明朝的時候說兩廣熟天下足,先從南陽平原開始下手。通過漢江打通南陽平原,這樣就不會缺水了,也解決了洪水泛濫的危險。
在到南陽平原建造兩座宏大的城池,南陽城和襄陽城,一南一北形成防禦互補。這塊平原如果經營好可以養活2000萬人。越想越激動,越想越覺得可能性越大。
這條長150公裏的運河,一個工每天挖3個方的土,總共需要1800萬個人工才能挖完。工程3個月工期,需要的20萬人同時開挖才能完成。現在統計的難民有十多萬往長安方向,可以先截胡在洛陽,讓他能先幹活也有飯吃,有工錢拿。
陳奕打算每天供吃住,每天給他們發放20文鐵錢,這樣他們幹完活也可以在南陽平原安家。現在的襄陽還很小,南陽還叫宛城。這次應該把運河修建好,就把這塊大平原改名為襄陽郡,將是今後北周的糧倉。
後麵把遷都洛陽,在打通洛陽到南陽的運河,後麵可以走100噸位的貨船。通過長江水道直接下江南,江南的糧食可以源源不斷的運來洛陽。這條路線比楊廣的省事多了,也省錢。第一期45萬兩銀子,第二期60萬兩白銀,分3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