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遭遇地理女老師(2 / 2)

“我,我……”

同學們低聲哄笑議論起來了。

“好,坐下!不要開小差,要用心聽講!”女老師又說,“同學們,地理雖不是主課,但也要學好。上了高中,地理就是主課了,所以,在初中階段就要打好基礎。此外,學好地理課,對學好語文等其他主課也有很大的幫助。明白了嗎?”

“明白了!”同學們齊聲回答。

連吃了兩個“紅椅子”,山子覺得倒黴透了、窩囊透了。他想起了楊七大爺講的一句俗語:“黃鼬(黃鼠狼)專咬病鴨子。”又覺得這麼比喻不大合適——老師不是黃鼬,自己也不是病鴨子。不過,從學習方麵來說,自己是應該學好地理課。連老師的提問都答不上來,不是太差勁兒了嗎?

老師老提問自己,也是恨鐵不成鋼,是為了提醒自己、鞭策自己。那麼,自己就不能爭口氣麼?自己不是挺要強的嗎?

又一個星期一,山子猛地想起明天上午第三節又是地理課,這次可不能再坐“紅椅子”了。下午課外活動時間,他拿出地理課本,鑽進校院西邊的小樹林子裏,坐在一棵蘋果樹下,把上一節課的內容反反複複念了五遍,都快背下了;擔心老師再提問上兩節課的內容,又把上兩節課的內容念了兩遍,還死記硬背了這三節課的重點。

果然,一上課,老師又把他提溜了起來。這一次,老師改了以前的做法,先叫人,再提問。

女老師提問完了,山子就開始回答。開頭兩句還有點兒磕磕巴巴,接下去就流利多了。

講完後,山子以為得讓自己坐下了。不料女老師又提了一個問題,山子又流利地作了回答。

有幾個同學扭過頭來,用驚奇的目光看他:嗨,這小子,怎麼像換了一個人?

老師也有些奇怪:這個孩子是突然開竅了嗎?她看似漫不經心地問:“有四句話,可以概括全國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你知道嗎?”

“知道。”

“說說看。”女老師來了興致。

“嗯,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雲貴福吉安,四西二寧青甘陝,還有內台北上天。”

幾個同學一陣驚呼。

女老師又問:“這四句話,是誰概括的?”

“周總理。”

“你怎麼知道的?”

“我,我爸爸教的。”

女老師點點頭:“我再考考你,一個常識問題,不是上節課的內容。長江的發源地在什麼地方?”

“青藏高原。”山子又補充了一句,“青藏高原的腹地。”

“黃河的發源地呢?”

“也是青藏高原。”

“長江和黃河的發源地,在一個地方嗎?”

“是。”

“青藏高原還是另一條河流的發源地,這條河叫什麼名字?”

女老師問完,衝山子把手一擺:“你先不要回答。其他同學,誰知道?”

沒有一個人舉手。山子仍在那裏站著,教室裏一時很安靜。

“好,山子,你說!”

“瀾滄江!”

“瀾滄江流出中國之後,叫什麼?”

“湄公河。”

“喲!”又有幾個同學發出了輕輕的讚歎聲。

女老師歪歪頭,顯得有些興奮了:“長江發源地這個地方,有哪幾座高山,知道嗎?”

“有巴顏喀拉山、昆侖山,還有唐古拉山。”

“好,很好!”從沒有笑模樣的女地理老師臉上露出快樂的笑容來了。她拿起一支筆,在大夾子上重重地畫了一下,“五分!請坐!”

山子坐下了,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說來也奇怪,自打那次得了五分之後,地理老師再也不提問他了,隻偶爾在講課之間提問過他幾次,也不多,大概是地理老師見山子學習認真主動,對他放了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