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吃飯問題(1 / 1)

山子第一次離開家住進宿舍,開頭幾天還挺新鮮,不大想家。但一遇到點兒不愉快的事,受了委屈,山子就想家了。再一個是,學校裏的夥食比起家裏來差遠了。同學們大多數都是農村來的,家裏經濟條件都不好,很少會去食堂打炒菜吃。盡管那些隻有幾顆油星星的菜也就五分錢一份,但對他們來說,也是奢侈的。同學們大都自己帶玉米麵窩窩頭、玉米麵煎餅,還有些同學帶的是野菜、地瓜葉子、胡蘿卜纓子做的團子,就的是蘿卜、香椿芽、洋薑鹹菜。用大油(豬油)炒的鹹菜,就是很高級的菜肴了。

剛開始山子沒意識到這一點,打了一份炒白菜、兩個白麵饃饃。吃著吃著,覺得不對勁兒了,剛才還嘻嘻哈哈的同學突然都不說話了。他有點兒詫異地抬起頭看了看,幾個同學隻低著頭就著鹹菜吃玉米窩窩頭、菜團子。

山子這才意識到下一次不能這麼吃飯了,就端著碗出了教室,在外邊幾口把那小半碗白菜扒到嘴裏。以後,山子盡量和同學們吃得差不多。實在饞了,就悄悄去食堂打了菜和饃饃,端到食堂外邊,坐在柏樹叢後邊或槐樹下邊,吃完了再回去。

每到這個時候山子就非常想娘,想娘做的飯。娘做菜時,即使不放肉,就用豆油炒的小油菜、芹菜、胡蘿卜、萵苣、韭菜,也比學校裏放了肉的菜好吃。

每個星期三下午下了第三節課,老師允許學生回家去背幹糧,但要求第二天早上一定要回來,不耽誤上第一節早自習。因為,星期天下午學生們回家帶來的幹糧隻能吃三天。夏天天熱,到第四天,幹糧就變味了,有的甚至長了毛,掰開還能拉出絲來。不少同學吃得胃痛,還有幾個上吐下瀉。

山子這時就約上大虎一塊兒回東灣去。

知道兒子在學校吃不好,山子一回到家,娘就又炒雞蛋又炒青菜,犒勞兒子。山子雖不是獨生子女,但因姐姐不在家,自己就享受到了獨生子女的待遇。家裏有什麼好吃的,娘都給他留著。

有一天山子剛到家,娘就故作神秘地說:“你去看看,小桌底下的盆裏有啥。”

山子好奇地打開一看:哇!裏邊有一隻大螃蟹,足有三四兩沉呢!他還是第一次見那麼大的螃蟹,高興壞了,兩眼放光,問:“娘,你買的?”

娘說:“集上可沒賣螃蟹的。附近又沒有窪,哪會出這麼大的螃蟹?這是前些天,縣局的劉叔叔來看你爸爸給捎來的。這麼大的螃蟹,可貴呢。這個季節,是螃蟹最肥最好吃的時候。”又說,“你把它洗洗,我給你煮煮吃。”

山子說:“等爸爸回來一塊兒吃吧!”

娘說:“我們都吃過了。你劉叔叔送來了四隻,我們吃了兩隻。有一隻養了不到三天,死了。蟹死了就不能吃了,怕中毒。這隻是給你留的。”

山子就用井水衝了衝螃蟹,又把它殼上臍上的泥抹幹淨,放到小鍋裏。娘在鐵爐上點上火,山子拉著風箱。大螃蟹剛開始還揮著鉗子奮力往外爬;隨著水熱了起來,大螃蟹掙紮了幾下,很快就伸開鉗子,不動了,蟹殼也由青色漸漸地變成了橘紅色。

又過了一會兒,水開了。

山子饞得不行,咽著唾沫問:“娘,還要煮多長時間?”

娘笑著摸摸山子的頭說:“小饞貓!再煮三四分鍾就行啦。”

娘拿過一塊薑,洗幹淨,切成絲,再剁成末,放在瓷碗裏,再往裏倒上醬油、醋,就對山子說:“行了!”

山子趕忙把小鍋端下來,稍涼了涼,捏住大蟹鉗,將它放在一隻搪瓷盤子裏。

看著兒子咬開蟹腿,剝出蟹肉,在醬油碗裏蘸蘸,便迫不及待地塞進嘴裏,娘有些心疼,輕輕地歎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