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嘶嘶——————”
聲音很像是那種北美蝮蛇的蛇信興奮狀態。
“也許是用來恐嚇小動物或者老鼠的吧。”
“這也使得它的某種仿生學。”
“不過我更覺得它是從敵人手裏奪取的。”
愛德華分析道。
堿裂解法。
微動力仿生泵。
夾膠幾丁質強化的菌絲結構強化索。
這麼多東西,恐怕就是為了獲取到更多生物的基因段來完善自己。
列克星頓的研究中發現了擬真菌內部遺傳物質的不完整性,但由於時間原因,並未找出的缺失的部分是什麼。
現在看來,擬真菌的遺傳物質並非缺失了一部分。
而是罐子裏的那團東西在基因層麵上缺少了一部分才對。
它驅使著擬真菌不斷轉化、生長和變化。
也把自己缺失的那部分遺傳物質信息投影到了過度分化的擬真菌細胞上。
“讓我來看看你的真麵目!”
愛德華走到跟前,拿出了一個強光手電筒照向那個罐子。
強光蓋過了裏麵那東西的熒光,讓愛德華終於可以看清楚裏麵的東西。
“啊?……”
他發出了一聲驚愕的啊。
然後便呆立在那裏不說話了。
林欣也走上前,看著裏麵的東西,沒有說話,
“這是什麼?”
“一團爛肉。”提米說道。
“我們看到它的時候的就是這樣,就是一團散亂的肉。”
“所以我們才沒有敢動那些菌絲。”
動了那些的菌絲,它會激動的發出聲音,還會瘋狂嚐試挪動剩下的菌絲反擊。
雖然隻是徒勞,也不會產生任何威脅。
但隨著菌絲的動作,它這個脆弱的本體也會被擾動。
由於害怕這東西真的把自己打散成一團爛肉,戴維斯他們都沒有動那玩意。
正如林欣所見。
擬真菌的真身,是一團爛肉,是一團沒有形體,輕鬆就能打散的爛肉。
那些擬真菌的菌絲在罐子口堵著,形成的菌絲纖維一條條的向內部延伸。
很顯然,它就是依靠著擬真菌作為觸手、消化器官來維持自己的生存的。
“咕嚕咕嚕……”
罐子裏的那東西對強光有反應,在淡黃色澄澈透明溶液裏鼓了幾個泡泡,然後收縮了起來。
就像是一個呼出了所有空氣的肺。
“竟然會害怕?”
“還能感受光,所以那些熒光蛋白不僅僅是用來做標記的,還是用來感光的??”
“精妙絕倫!”
愛德華讚歎道。
他已經把這團爛肉看的明明白白。
熒光蛋白標記法是一種常用來的研究基因和遺傳的手段的。
海馬藍熒光小鼠幾乎是每一個基因學的學生都上手實驗過甚至是解剖過的東西。
他一開始看到的那些的分解液中有熒光蛋白就已經想到了這點,但沒想到這些熒光蛋白其實本身也是一種類光敏蛋白,可以用來感受比熒光更強烈的光。
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它才一直發光的。
它身上也有大量的熒光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