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西門有一條種滿了銀杏樹的幽靜小巷。
小巷裏,有一家名叫“冬”的食堂。
店主名叫冉小冬,土生土長的成都人。
因為在她出生的那個冬天,成都下了一場難得的大雪,外婆覺得那年冬天很特別,所以為她取名冬。
冉小冬的父母在她6歲的時候離異了,小冬是由外婆一手拉扯大的。
三年前,外婆永遠的離開了她。安頓好外婆的身後事,小冬便辭去了某世界五百強大公司的高薪職位,開了這家冬食堂。
因為外婆生前曾囑咐過她:“小冬啊,記得要用我們的‘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
外婆說的“能力”到底是什麼?小冬從未向外人提起過。那些曾被她“幫助”過的人們好像也很有默契似的,很少提及她的“能力”。
但幫助的人多了,總有“走漏風聲”的時候。
好在小冬並不介意,她依舊笑迎八方來客。隻是她很少和客人談論自己的那些“能力”。客人們也很識趣,好奇問過之後,沒有得到答案,便也不再問了。
冬食堂不大,鋪麵是外婆留給她的。食堂內有一個凹字型的吧台,吧台能同時容納7位客人。
小小的食堂內除了吧台再無其他座位。平時,小冬就在這個吧台裏麵招呼客人。
吧台後的那一整麵牆被小冬布置成了儲物牆,上麵擺放著各種酒類、咖啡豆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來的小玩意兒。
儲物牆的背後是料理間,小冬每天都會在料理間裏準備好當天的開心便當,偶爾也會臨時下廚滿足部分客人的飲食需求。
在食堂的門口,小冬特意放置了一個大號的戶外儲物箱和三把戶外椅,儲物箱上有一個南瓜形狀的煙灰缸,煙灰缸裏每天都裝著幹淨的咖啡粉。
這片區域便是冬食堂的“吸煙區”,食堂內禁止吸煙。
儲物箱和戶外椅常年被安放在食堂門口,給有需要的人們,即便食堂沒有營業,即便不是光顧食堂的客人,也都可以在這裏坐坐,休息一下。
冬食堂有一些屬於自己的“規矩”:
1.免費向環衛工人提供飲水,冬季是入口溫熱暖身的紅茶、夏季是微涼的金銀花茶,可無限續杯。
2.冬食堂沒有外賣,也不入駐任何口碑平台。至於為什麼還是會有絡繹不絕的客人前來,自有它的魅力和秘密。
3. 冬食堂隻供應咖啡(僅限手衝) 、橘子汽水、熱巧克力、啤酒、小冬特調雞尾酒。如果有其他飲食需求,可以試試告訴小冬。
4.冬食堂的吧台上有一個星星形狀的玻璃罐,玻璃罐裏全是現金鈔票,有100元麵值的,也有5毛錢的硬幣。
這些錢都是冬食堂的客人自願給予的小費,不限金額,但隻能是現金,因為小冬覺得移動支付隻需要輸入一串數字,客人容易衝動支付,導致金額過高。小冬並不想給客人帶來額外的負擔。
現金小費剛好還能避免信用卡和花唄等一切會讓客人負債的行為。同時給予小費的行為必須是自願的,且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
這些錢將和小冬的“能力”一起幫助有需要的人,其中包括用於製作“開心便當”。
5.食堂每日提供免費的開心便當給有需要的人。開心便當是小冬親手製作的,每日的供應量有限(為了避免浪費)外婆曾告訴過小冬人生在世難免起起伏伏,誰都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能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到別人,那就去做。
所以,當你有需要時,請直接進入冬食堂,告訴小冬你需要一份開心便當,這樣你就可以獲得一份免費的餐食。
如果你實在不好意思開口,那請你自取一張食堂門口小黑板上的便利貼,然後在便利貼上畫一個笑臉展示給小冬看,她也自會為你送上一份“開心便當”。
6.店內可以以物易物或者以你經曆過的奇妙故事換一杯酒。這就是現實版的“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7.不要四處告訴別人小冬曾為你做過什麼,如果你得到過她的幫助,請你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人即可。
冬食堂由小冬獨自經營,幾乎全年無休,包括春節在內。因為小冬知道,有不少人在大年三十這一天,比其他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一份開心便當。
但每年也總有那麼幾天或十幾天小冬會因為一些特別的事情而離開冬食堂。那時候,她就會把食堂拜托給好友打理。而這些好友往往都是廚藝高手,她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保證開心便當的正常供應。
今年的春節似乎比往年都來的更早一些,一月份便會迎來農曆的大年三十。
距國家法定春節假期還有不到十天,街道上的行人和車輛已經開始逐漸減少,擁有2000萬+人口的成都,開始慢慢送走平時在這裏打拚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