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89年5月22日,大韓朝第十代君王韓璋薨,其位由其嫡長子、當朝太子韓修延繼承。
公元1689年6月22日,新皇韓修延於泰山進行封禪大典,沿用國號為“大韓”。
公元1689年7月10日,冊封太子妃安婉晴為皇後,側妃宣雨寒為淑妃,顧怡為德妃。
至此,前朝後宮,各司其職。
新皇登基一周後,後宮翊坤宮內。
新上任皇後·安婉晴看著麵前壘起的高高的畫像,想著周公公帶來的聖上口諭,麵露苦色。
她自認是不想管事的。
之前韓修延還是太子的時候,自己為了安頓中宮上下事宜,不分晝夜,因此落下了頭風的毛病,每每疲憊都會發作。
即便如此,也沒從韓修延那裏得到一絲好臉色,兩人的關係,說的好聽些也隻能用相敬如賓來形容。
安婉晴最初也被韓修延的英俊容貌和指點江山的才能吸引,曾幻想過嫁給他後,二人感情和睦,琴瑟和鳴,可事實並非如此。韓修延並不親近她,待她不似夫妻,更似君臣。
一次一次的失望,安婉晴終究是被磋磨掉了最初的悸動。現在的她,隻想要權勢,隻想要護住家族永葆昌盛。至於原先的那些情愛,都消散了吧。
新皇上任,作為皇後,最要緊考慮的便是擴充後宮,但是又不能大張旗鼓的選秀,畢竟還在守孝期間。
這新選上來的美人,又得合乎新皇心意,又得不著痕跡,不招人口舌,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安婉晴原先是不樂意接手的。
但是無奈韓修延鐵了心的想把事情往她懷裏推,安婉晴做了三年皇家媳,深知帝王之心喜怒無常,也不樂意為了這點小事惹得新皇不快,便接下手來。
翻看著眼前的畫像,安婉晴揉著眉心向身旁的伺候貼身嬤嬤吐槽,“蘇嬤嬤,你也來替我瞧瞧。這皇城腳下嬌豔動人的姑娘就如此數不勝數,更何況那皇城之外的,要真真是一份份看過去,眼睛都得挑花了。”
蘇嬤嬤是安婉晴未出閣時就跟在身邊伺候的老嬤嬤了,看見安婉晴這樣煩心自然是心疼的。
“皇後娘娘,要我說與其這樣看著畫像選人,倒不辦個宴會親眼瞧瞧。皇上說了不讓大張旗鼓的辦,但是又沒說不能讓他自己把關,娘娘這樣也累不著自己,又能讓皇上滿意,不是一舉兩得嗎?”
宴會?安婉晴在心底盤算著事情的可行性,倒覺得是個好想法。不過這件事情可不能由她來辦。
“蘇嬤嬤,你傳我的口諭,讓太傅夫人遞了牌子進宮一趟。”
大概一個時辰,外頭太監通傳,“皇後娘娘,太傅夫人在外頭候著了。”
“快請進來。”
太監恭敬退下去,出門將人領進來。
幾息的功夫,就帶著人進了殿內。來人穿著一襲黛紫色萬字曲水織金連煙錦裙,不多修飾,隻發髻上一支纖長的纏絲點翠金步搖閃閃明晃,顯得整個人沉穩典雅。
“給皇後娘娘請安。”女人瞧著端坐著的安婉晴,聲音有些哽咽。
“快起來。”不隻是女人,安婉晴眼眶裏也含著淚。
安婉晴揮退了屋內伺候的宮女太監,隻留了蘇嬤嬤一個人。
等屋內人盡數退去,安婉晴起身激動的起身,三步並兩步走到女人跟前握住了女人的手。
“蓉娘,好久不見了。”
太傅夫人名為季蓉,和安婉晴是閨中密友,後來安婉晴嫁給太子,季蓉嫁給太傅,為了避嫌兩人私下便沒了來往。除了宴會遙遙看上一眼,這還是三年來頭一次麵對麵說話。
“一別三年,婉娘你瘦了,想來是太子妃到的位置不好坐。外人隻道其中的風光,卻不曾想這其中的辛酸苦楚。”
季蓉拉著安婉晴的手好一陣絮叨,安婉晴也不覺得厭煩,心裏滿是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