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三百年來,在一代又一代先輩的探索下,人類終於建成了係統的修煉體係。
每個人十六歲的時候都會嚐試開啟命星之路,但並非所有人都會成功,隻有少數人可以成功的開啟命星之路,而且命星之路並非一開始就會清晰的呈現在人們眼前,它隻會呈現出一部分,而剩下的部分則被陰影籠罩,需要花費極大的時間和精力去將陰影驅散,且每驅散一次後,下一次都將變得更加艱難,當然也有例外,總會有人的命星之路一開始就完整呈現,這種人被稱為星眷之人,他的命星之路被稱為無瑕之路,但這種人出現的概率是極其渺小的,縱觀兩千三百年,各地人族加起來隻出現過五位,分別是神州寒乾無瑕冰耀,神州雷震無瑕雷耀,美洲亞曆克斯無瑕光耀,歐洲蕾切爾無瑕水耀,北境安德烈無瑕金耀,而他們,無一不是他們那個時代走到盡頭的人。
命星之路具有元素屬性,分為金木水火土,風雷冰,光暗十種,沒人知道最初的屬性如何而來,隻知道命星之路的元素屬性具有極強的遺傳性。命星之路上一共有九顆星辰,每點亮一顆星辰,即為進階一次,其中一道六星被稱為星使,七星被稱為準星耀,八星被稱為星耀,而九星,命星之路被完全點亮,已然站在了人類的頂點,被尊稱為至尊星耀。
命星之路上的星辰就像節點一樣分布在命星之路上,根據命星之路的屬性不同彼此之間通過連接組成不同的圖案。但究竟是命星之間連接的路徑組成了命星之路,還是路徑的節點處形成了命星,人類並不清楚。
但有一點顯而易見,命星是特殊的,一到六顆命星每一顆都有一個技能槽,可以承載一個技能,稱為星技,星技是人類自創的,然後被命星記錄,但是星技的自創極難,且大多數不被命星認可而無法記錄,所以人類隻能通過彼此之間的傳授進行傳播,但這種方法效率低下,所以最初的隻能依靠命星本身的力量進行戰鬥,這種戰鬥方式威力低,消耗大,讓人類在初期的反抗中舉步維艱,直到人類從星獸的血液中發現一種神奇的晶體,這種晶體可以從命星之中拓印星技,也可以將拓印的星技刻錄進命星,同時還可自己作為藍本被其他晶體複製,人類將它叫做技能星晶,這一偉大的發現使得星技不再難以獲得,人類的反抗也因此難度大減,兩千三百年了,即使星技的創作艱難,但依舊有不少星技出現,但星晶的提取也很困難,人類隻得將其中最有用的挑選而出進行複製和普及,直到近幾百年,隨著科技的發展,星晶的組成物質被破解,人類實現星晶的自主生產,難度大幅度降低,星技的選擇才變得自由。
星技的釋放會消耗命星的能量,這種消耗數量由星技本身決定,效果越大的星技所消耗的能量點也就越多。第一顆命星初始能量上限為一百點,第二顆命星為二百點,以此類推,理論上在能量耗盡前星技可以一直釋放。
除了技能槽,每顆命星還有一個附魔位,可以為星技帶來不同的增幅,但不同命星的附魔效果隻會對本命星所承載的星技生效,附魔效果則來自於自然界中形成的各種奇物。
從第七顆命星開始,命星將不再具有附魔位,而是在被點亮的那一刻,自主出現附魔效果,這種附魔效果固定,且會對所有命星生效,人類稱其為星輝,其中第七星輝為全部命星能量點翻倍,第八星輝為全部星技技能效果翻倍,第九星輝則會根據命星之路的屬性產生一個主動領域,領域內獲得全屬性增幅,且壓製所有敵對單位,此外,這時命星獲取星技的方式將會改變,點亮命星之人會得到星空的饋贈,自主感悟出屬於自己的星技,每個人感悟的星技都不相同且不能被他人所用,同時這種星技會被星空的力量加持,具有更大的威力。這也就是為什麼從第七顆命星開始,星使被冠以星耀稱呼的原因。
至於不能成為星使的人,則可以從事其他的生產職業,為人類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