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孫堅殞落,孫策立業(1 / 2)

卻說那十八路人馬各自回他們的地盤,不久因利益而爭鬥不休。

孫堅跨江攻打劉表,不料在硯山遇伏身亡,孫策繼父之誌,卻不得已暫投袁術帳下。

袁術此時都在壽春。

袁術派孫策攻打廬江。

那廬江太守陸康,非無用之人,奈何孫策太強,堅守兩年後失守。自此,孫陸結下深仇。【陸遜就是陸家的】

策率軍歸後,恰見術設宴款待眾臣。

袁術見策歸,大喜:“伯符今大勝而歸,不愧為猛虎之後!賜座!”

不料,袁術設兩座,一座在術旁,一座在末尾。

策前行,欲坐近座。

“嗯?”袁術用手指了指遠座,“伯符,坐啊!”

孫策很生氣,又無可奈何,於是離席而去。

“我若有兒如孫郎,死而無恨啊!”袁術喝著蜜水說道。

【注:宴席離主人最近的為上位,一般地位較高。最遠的一般地位最低。】

策之部將程、黃等,見其情緒不佳,往勸之。

翌日,策找了個理由離開袁術,開啟了他的征途。

但,他的征途並不一帆風順。

兩次差點被祖郎殺死,多虧程普等力戰解圍。

渡江十六次攻打劉繇,才獲勝,攻下建業。

所幸半途遇周郎,士兵才能超萬人。

策一年間擊敗嚴白虎與王朗,攻下吳與會稽,此時勢力已與彥柒接壤,時間來到了196年,孫策擁蘄春、廬江(南半部分)、丹陽、吳、會稽幾郡。有許多人投靠了孫策。

而彥柒,在五年間統一交州,擊敗士燮後休養生息,人口達到了三百五十萬,士兵二十萬。

劉表一統荊州,與蒯氏、蔡氏等大力發展荊州,百姓富足,士兵眾多,水軍精熟。

劉焉,194年病逝,廢史立牧之難題扔給了劉璋。劉璋手下人才輩出,可惜不能用。

河北四州進入袁紹與公孫瓚決戰之期。

中原曹操、呂布、劉備相爭。

西涼馬騰、韓遂相爭。

天下大亂,群雄逐鹿。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孫策軼事典故:

出生傳說:

據《搜神記》記載:吳夫人懷孫策時,夢見月亮飛入懷中,懷孫權時又夢見太陽入懷。孫堅聽後,喜不自勝地斷言“日月乃陰陽的精華,是極為富貴的象征”。

江都謀劃:

孫策在舉家遷到江都時,揚州名士張紘也正因為母親去世守孝居住在江都。孫策幾次拜見,和他研究天下大勢。孫策先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漢祚衰微,天下紛亂,英雄豪傑,都擁兵自重,各圖發展。沒有人出於公心,扶危濟亂。先父曾與袁氏共破董卓,功業未成,不幸被黃祖所害。我雖年輕識淺,但卻有心要幹一番事業。如今,我想到袁術那裏去,請求他把先父當年的舊部交我統領,然後到丹陽(今安徽宣城)去依靠舅父吳景,收集流散兵士,東據吳郡(今江蘇吳縣)、會稽(今浙江紹興),報仇雪恥,做臣服於朝廷的外藩。您以為如何?”張紘推托:“我識見簡陋,況且又服喪在身,對您的事,實在難以幫忙。”

孫策進一步請求:“您的大名,名聞遐邇。四方之人,無不向往仰慕。我的這些打算,成與不成,由您一言而決。您一定要對我直言相告。如果我誌向得伸,大仇得報,決不會忘記您的教誨之恩。”張紘見孫策言辭慷慨,神色間流露著忠義豪壯之氣,深受感動,建議孫策南渡,並答應帶好友支持他。孫策說:“我與你互不違背諾言,不背叛彼此,這樣我就可以依言而行了,老母和幼弟就托付於你,這樣我就沒有後顧之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