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子個子大,力氣肯定也大,還勤快,到時候落戶他們生產隊,雖然多一張嘴吃飯,但能多一個壯勞力,絕對合得來。
副書記見狀當場就寫了證明,又安排了一個年輕人跟著去辦,等會開完,材料都辦好了。
至此,李江算是落戶到靠山屯。
他懸著的心也終於落下,這下再也不怕被當成黑戶給抓走了。
回去的路上,李江再次感受到了什麼連倆腿跟灌了鉛似的。
太難了。
他堂堂一個二十出頭的大小夥子,速度愣是比不過一個五十多歲的半百大叔。
李衛國有時候甚至都需要故意放慢腳步才能讓李江跟得上自己。
這一路上,李江也簡單了解了一下生產隊的消息。
靠山屯其實有兩隻生產隊,一個是張家生產隊,一個是李家生產隊,
他們雖說都屬於靠山屯這個村子,但暗地裏其實已經算是兩個村子。
很多人也會叫他們兩個村子李家村和張家村,而靠山屯是老一輩叫法,現在都換李家村和張家村了。
因為早些年幹旱,張家那一幫人為了謀生計,已經搬到了不遠處的另一個地方。
兩個家族一個東邊一個西邊,中間隔可以一條河,最初也有人叫他們靠山東屯和靠山西屯的。
他們這裏就屬於李家村,靠山東屯。
回到村子,李衛國從隊裏調出二十斤紅薯麵,十斤玉米麵給他,又額外多給了他幾斤小麥麵粉。
這是每個社員的基本口糧,再加上六月份這幾天沒過完,給了這麼多。
這會大家都在上工,沒幾個人知道他落戶靠山屯了,等到了晚上,李江家裏陸陸續續來了很多人來看望,並且混個臉熟。
這年頭,遠親不如近鄰,有點什麼事兒都是鄰居幫忙,所以民風淳樸,狗屁倒灶的事情不多,
大家都知道李江是跳河被救上來的,家裏啥也沒有,
他們也沒空手,你拿四兩油,我拿仨雞蛋,他拿半斤鹽的,
隊長家最豪氣,直接送了一身帶補丁的衣服。
這可把其他人驚訝壞了。
別看衣服有補丁,看起來破破爛爛的,但放這個還有兄妹共同穿一身衣服出門的年代,也算是大手筆。
李江不住的感謝,眼看著吃食調料多了起來,他嘴都快咧到後耳根了。
有了這些東西,這幾天好過不少。
就這樣人來人往的持續了小半天,等天徹底黑了以後人才走的差不多。
李衛國站在他旁邊,用煙鍋子敲了敲他“別傻樂了,這些東西省著點吃,能吃一個月,而且大家都不容易,到時候是要還的。”
李江一愣,隨即笑了起來。
是啊,這可不是後世,都不容易,要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