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防禦性產品(1 / 2)

林譯說:“對,就是社交,未來還是繼續圍繞友訊、友乎網這兩個社交產品,圍繞用戶需求,提供整合式的一站式服務,比如現在咱們的華譯支付、友乎音樂、頁遊、網遊、和搜索問答社區就是基於友訊和友乎網衍生出來的周邊服務。你們還有什麼新的想法,可以在會上提出來,大家討論討論。”

覃博倫說:“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Twitter?”

符文抬手說:“就是那個限製發文字數在280個字符以內的社交網站?”

覃博倫說:“對,國內目前也已經湧現出多個類似Twitter的社交網站,比如飯否、嘀咕、嘰歪,甚者連藤訊都上線了一個滔滔。”

林譯問:“這類型網站相對於友乎網來說的優勢是什麼?”

“精煉語言,提高閱讀感受。”覃博文說完,看了看林譯的臉色,又說:“最近友乎網內容質量有所下降,我們已經在想辦法改善用戶的閱讀體驗。”

林譯說:“詳細說說,都采用了什麼補救辦法?”

覃博文說:“做減法,留下用戶體驗核心和盈利核心,其他盡量減少。通過算法優化排序機製,讓優質內容更易於顯示。並針對高質量長文章做精簡顯示,例如最近我們就推出了點此展開閱讀按鈕。”

林譯很滿意覃博文的反應和解決方法,笑著說:“能及時發現自身不足,很好,說回twitter吧。”

羅總說:“Twitter之類的網站其實也是社交網站,隻不過更精簡而已,會不會和友乎網衝突?”

這個問題讓大家一時陷入了沉默。

林譯說:“友乎網是一個人際關係平台,屬於社交網站,而Twitter是是一個基於用戶關係的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這麼一個平台,我更願意稱之為社交媒體平台,兩者還是有著根本的區別的。”

羅總和覃博文眼睛一亮。

精辟啊!一語中的!

林譯繼續說:“不過,此類網站對友乎網的衝擊肯定是有,但可以作為一種防禦性產品推出。”

防禦性產品?

並不是說林譯不重視微博,微博當然有其輝煌的一段時間,但和即時通訊等社交產品比起來,其能帶動創造的盈利能力和影響力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在林譯眼裏,微博隻能作為自己社交媒體平台的那部分作用,為林譯的社交版圖添磚加瓦。

林譯說:“新產品就叫友乎微博,由博文牽頭負責。”

六月份還有一件大事,就是iPhone3G的正式麵世。

和HUAYI Phone3G相比,iPhone3G在外型上並沒有給它的粉絲們帶來新的驚喜,和第一代幾無差別。

既然在外型上沒有給到新鮮感,那麼iPhone 3G在功能上的變化自然更為引人關注,它的粉絲們寄希望於iPhone能大幅提升性能。

然而並沒有,不僅手機信號比不上HUAYI Phone3G,手機續航能力也比不上,充電還慢,前置攝像頭沒有就算了,後置攝像頭像素也比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