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

上證指數在5000點附近盤桓數周後,直接衝上了5500點。

雖然知道在未來的一個月依然會衝高至6100點,但是林譯明白,在股市裏永遠不要想著去賺最後一分錢。

一年半不到的時間,吃到了大牛市最肥美的一段,夠了!

林譯讓王宗信從現在開始,逢高出貨,務必要在10月初全部清倉,同時吩咐成鬆林到香江成立分公司。

次貸危機愈演愈烈,他要借道香江,去美國,狠狠地薅一把資本主義的羊毛!

為了讓香港分公司和紅岩資本之間的資金流動順暢,紅岩資本向發改委、商務部和外管局三個部門申請了ODI境外投資備案。

但現在看來,要想把境外投資備案辦下來,要花費不少時間,這大大超出了林譯的預料。

如果不抓緊時間,恐怕會錯失不少機會。

為此,林譯專程去拜訪了楊永年。

江心別墅。

書房裏點著的沉香釋放出淡淡的天然涼味,有一點似花非花的香味,香氣極其婉轉,絲毫不奪茶香。

林譯茗了一口楊紓奉的茶,頗感自在。

笑談道:“古人常將焚香酌茗,把玩詩句,視為大雅。沒想到如今咱們卻要討論金錢這樣的至俗之物。”

楊永年笑道:“以俗入雅,雅俗共賞嘛,我聽楊紓說你要成立個香港分公司,怎麼?有難處?”

林譯說:“是的,我們申請了ODI境外投資備案,但手續辦下來需要一段時間,我們時間比較緊,所以想看看楊叔叔這邊有沒有辦法。”

楊永年在九十年代中期就已經拿下金融牌照,牽頭組建了第一家民營銀行,在金融界有不小的能量。

楊永年說:“如果金額不大,通過的時間不會太久,你們的金額很大?”

林譯也不打算隱瞞:“大概200億左右。”

楊永年確實有點被驚到了,放下茶杯問:“多少!?”

楊紓在旁邊解釋說:“以目前的情況測算,紅岩資本私募基金在此次A股大牛市收獲很大,減去要給付客戶的固定收益,共獲得了14倍的收益將近170億,而由電子廠一年半時間定投的12億,因為成本較高,大概獲得4倍的收益48億,總計收益218億。”

楊永年聽了不禁有些感慨:“當年替紓紓入股了紅岩煤礦1000萬,我記得當時你就說過,我不會對這次投資失望的,現在這筆投資已經實現了百倍千倍的收益,你沒有食言!”

楊紓臉有得意之色,說:“爸,這還隻是紅岩資本的投資收益,未來華譯科技、華譯地產和華譯電子這三駕馬車可不會比紅岩資本差。”

知道林譯在自己女兒心目中的地位,楊永年不以為忤,問道:“這麼大的現金流,可以做的事太多了,你們接下來打算怎麼做?”

林譯說:“目前估算紅岩資本的現金流大概230億左右,其中20億將會投入到智能手機項目,加快智能手機的研發。9億投入地產項目,作為地皮儲備資金,1億元成立一個基金,用於西川省偏遠山區小學的校舍修繕。”

楊永年眼前一亮,讚許道:“很好,富不忘善,那我們華融集團,也以紓紓的名義,出資一億,和華譯集團一起成立這個基金,你看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