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互聯網行業發生了幾件大事,每件都與華譯科技有關。
首先是華譯科技公布了二季度財報,營收大幅增長,較上季度增長548%,達1.9億元人民幣。
財報還顯示,華譯科技旗下的友乎網單月活躍用戶已超過1億,單天流量超過10億,超過fabook近5成,成為了全球最活躍的社交網站。
其發展速度之快讓人側目,堪稱這兩年最耀眼的互聯網企業。
第二件事是藤訊模仿華譯科技的友乎農場,推出了qq農場,由於qq強大的引流能力,加之友乎農場的成功經驗,讓qq農場上線當天即把服務器撐爆,火爆程度不言而喻。
緊接著華譯科技在蜀都舉行了聲勢浩大的譴責藤訊的記者會,指責藤訊抄襲友乎農場,利用流量優勢脅迫競爭對手,並一紙訴訟把藤訊告上了法庭,索賠過億元。
麵對華譯科技的指責,藤訊的回應則波瀾不驚,稱自己的產品有著大量創新,華譯科技不應該揪著巧合和相似不放,甚至還說華譯科技如此大張旗鼓,有借藤訊自我炒作之嫌。”
華譯科技創始人林譯則高調的在友乎網發文回擊:“如果將我們揭露藤訊抄襲看作一種炒作行為,這個說法是否有些賊喊抓賊,倒打一耙?就算炒作之說成立,抄襲之罪也更甚於炒作之責!”
一石激起千層浪。
那些苦藤訊已久的苦主紛紛站出來聲討。
其中迅雷以最強硬態度譴責騰訊抄襲迅雷離線下載功能,並聲稱將向法院提起訴訟,與此同時,老冤家盛大又重新掐上藤訊,表示qq堂抄襲泡泡堂一眼既明,要重新搜集證據繼續上訴,誓死維護原創。
為什麼藤訊頻頻招到互聯網同行的不齒?為什麼一家將“最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作為願景的公司卻做著利用自己的流量優勢,通過抄襲擊垮對手的事?
此時,一篇標題為《藤訊,還有什麼是你不抄的?》傳遍了整個互聯網。
該文細數了藤訊對眾多成型產品的模仿,將藤訊從一個伺機入局,處心積慮模仿,利用流量超越,強行切走市場份額,最終逼死互聯網創新企業的陰暗形象描繪得淋漓盡致。
藤訊霎時間陷入了一場輿論漩渦,股價應聲大跌。
與此同時,華譯科技還舉行了一個盛大的產品發布會,大張旗鼓地推出其社交IM——友訊,大舉進軍即時通訊市場。
五一網的龐東勝緊隨其後,繼推出彩虹qq後,又推出了五一掛掛,並聲稱五一網將在遊戲與即時通訊上重點發力,不懼怕與藤訊展開一場正麵交火。
而即時通訊市場第二梯隊MSN、網易泡泡、雅虎通和搜Q也趁機推出各自產品的新功能,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把即時通訊這潭水弄渾,把藤訊從頭把交椅上拉下來。
一時間,即時通訊市場波雲詭譎。
“你們怎麼搞的!”
深市藤訊總部,波尼馬陰鬱著臉,低聲喝道。
波尼馬性格靦腆,能讓他如此失態必是事態嚴重到了一定程度。
主管遊戲的互動娛樂事業部任總和主管互聯網事業部的劉總低著頭不敢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