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瀾拉過話筒,打開PPT,一個華譯科技組織架構圖清晰明了。
“總體架構將分成五個部分,企業發展係統、業務係統、運營平台係統、平台研發係統以及職能係統。
其中業務係統下設互聯網業務、互動娛樂業務;平台研發係統下設平台研發部、即時通訊部和社交網站部。”
有些眼尖的看到了PPT上顯示的“即時通訊部”,小聲地跟旁邊的人討論:“看到沒?即時通訊部,看來真的要跟藤訊開戰了。”
林譯接過葉瀾的話說:“大家可以看到,在這個新的架構下,組織更為扁平化,能夠有效地提高決策效率,每個業務單元可以快速響應環境變化。希望大家能好好配合人力資源部門,盡快落實這件事情,為打贏接下來這場仗打好基礎。”
林譯說完,讓大部分中層散了,留下了幾個高層開小會。
林譯問:“任宇,友訊第四次測試效果怎麼樣?”
任宇是曾任職於藤訊高級工程師,曾負責藤訊qq基礎平台的後台服務係統架構和開發工作,袁芷慧費了好大的勁才挖過來。
任宇回答:“測試效果非常理想,藤訊qq有的友訊都有,並在藤訊qq現有的功能上,增加了林總您提到過的發送離線文件功能。”
這次為了開發友訊,任宇組建了上百人的研發團隊,曆時半年4次測試才達到了林譯設立的標準。
可以說,華譯科技的友訊集合了藤訊qq和MSN的優點,並以林譯前世使用社交軟件的使用體驗來要求友訊,可以說是做到了青出於藍勝於藍。
在場的十多位高管不禁有些佩服林譯眼光的長遠,提前半年便在布局與藤訊的競爭。
其實自林譯推出友乎農場時,就已經預料到了目前這個局麵,這是由藤訊的一貫作風決定的,前世是如此,今世也是如此。
林譯說:“任宇,盡快挑選一個日子,正式發布,發布會由你上。阿龍,你的公關部做好提前造勢和友訊的品牌宣傳。”
任宇和阿龍點頭。
如果說藤訊qq是藤訊的立身之本,那在未來的十五年,遊戲業務將成為藤訊的安身之所,為藤訊的多元化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資金。
而在2007年之前,藤訊的遊戲業務在盛大和網易麵前還是弟弟,由於自研能力太差,做一個撲一個,隻是靠模仿做了qq堂係列,利用休閑社交、虛擬化遊戲和棋牌類遊戲占據了4.6%的份額。
也正是在2007年8月,藤訊代理了《穿越火線》,在2007年年末,代理了《地下城與勇士》,憑借著這兩款遊戲,藤訊一舉奪得國內遊戲行業頭把交椅,市場份額占據半壁江山。
所以,07年藤訊代理的這兩款遊戲可謂是藤訊關鍵的轉折點。
隻要搶在藤訊之前,把《穿越火線》和《地下城與勇士》拿下,就能廢掉藤訊的一邊胳膊。
林譯說:“葉瀾,馬上預約一下南韓的Neowiz公司和neople公司,訂明天的機票,你叫程鵬和成鬆林組建一個談判團隊,把法務也帶上,明天出發去韓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