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紓跟著林譯在客廳陪林向東喝茶,喝的茶還是楊紓上次去蘇州出差給林向東帶的碧螺春。
三人聊著天,林譯忽然想起前幾天林向東打電話給他,問他什麼時候回家,要拿本書給他。
便問:“爸,上次你跟我說要拿本書給我,啥書啊?”
林向東一拍腦袋,“看我這記性,天天念叨著見著你要給你,臨了就忘了。”
楊紓也提起了好奇心,跟著林譯和林向東到書房取書。
書房裏的書比林譯上次進來時又多了許多。
林譯站在一排高高的書櫃前,用懷疑的口吻問:“爸,你這麼多書,都看嗎?”
林向東說:“你可別小看我,你爸雖然文化不高,但有一點好,就是特別愛看書,開報刊亭那會兒,亭裏的書那可是一本接一本的看。”
林譯說:“您那看的是故事會和知音吧?”
楊紓輕拍了林譯一下,小聲說:“閱讀並無高低之分,故事會一樣蘊含不少生活經驗和人生哲理。”
林向東說:“瞧人家楊紓說的話,聽起來就是舒服。”
說完從書架取下一本書,遞給了林譯。
林譯看了看書封:“《菜根譚》?您是想告訴我,少年得誌,必有餘殃?”
林向東有些詫異:“少年得誌,必有餘殃那是《道德經》,不過都是一個理,看來你還是挺警醒,一來就知道我要跟你說這個。”
林譯說:“這裏邊的道理,恐怕隻有少年得誌、得意莫忘形之類的是我適用我了。”
林向東點點頭,說:“都說早秀不如晚成,不過在我看來,不管少年得誌還是大器晚成,並沒有多大的區別,關鍵在於得誌後如何自處。
你年紀輕輕,就能獲得這樣成功,難免會自我膨脹,目中無人,沾沾自喜。
但人生實在太長了,今天你成功了,不代表以後不會失敗,所以,爸希望你能得意時不忘形,失意時不喪誌,風光時不驕傲,落魄時不自棄。”
林譯端正態度,認真的點了點頭。
晚餐很豐盛。
芳嬸和蘭嬸都拿出來拿手菜,一桌的地道林城菜。
林譯、陳湘和阿龍哥仨陪著林向東慢斟細酌,楊紓則安靜地坐在一旁聽兄弟仨憶苦思甜。
第一次在別人麵前說起當初捯破陳誌反黑團夥時獲得關鍵證據的驚心動魄,趙紅反手一巴掌拍在林譯大腿上。
然後又指著陳湘和阿龍說:“這麼危險的事兒你們倆還跟他去瘋?你們仨還真是要錢不要命!”
陳湘和阿龍嘿嘿直笑。
林譯討饒說:“不會了,以後不會了,現在有錢了,惜命了!”
趙紅一聽就氣,上手想扭耳朵,被林譯躲過去了,“你哪一次不這麼說,又是中槍又是墜崖的,你以為你有幾條命?”
林向東說:“小湘、阿龍,你們哥仨比親兄弟還親,往後一定還要繼續互相幫襯,盯著點林譯,別讓他再幹那些出格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