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慶國點點頭,對陪同而來的高新區區委書記劉林說:“華譯電子廠停產這件事我也有耳聞,我們還是要為企業創造一個公平的營商環境。”
一行人從車間走出來,來到辦公綜合樓,路過陳列室時,林慶國率先走了進去。
裏麵放的是電子廠的曆史沿革和凝結著歲月痕跡的老電子廠幾十年所獲得的榮譽。
看到牆上掛的標語,林慶國念了出來:“追尋先輩奮鬥足跡,勇拓科技創新奮進之路,不錯。”
林譯說:“我們國家很多產業還處於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底端。因此,我們企業必須緊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步伐,充分用好新科技浪潮的科技紅利,大力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把科技的力量轉化為經濟和產業競爭優勢。”
林慶國聽得頻頻點頭,問:“你之前說的那個智能手機就是新一輪產業革命?”
林譯說:“對,智能手機將會打破了原有的產業,並逐步建立起新的秩序。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它會集成越來越多的功能,相應的產業如卡片相機、錄音筆、手表、音樂播放器等等,必然會受到智能手機的強烈衝擊。”
林慶國並不很能聽懂,但是林譯話裏的意思他明白了。
“預期……產值呢?”林慶國問道。
預期產值?
林譯想到iphone。
iPhone可以說是開創了智能手機的新時代,革命性的將玻璃觸控屏引入到了智能手機領域。
在2007年發布時,由於僅僅集中在北美地區銷售,銷量隻有130萬台,和當時的諾基亞、摩托羅拉、索愛、多普達都無法相提並論。
直到08年6月,開創了iPhone軟硬相結合的生態時代,才讓iPhone 3G獲得井噴式發展。
在未來的15年,iPhone全球發貨量超21.67億部,在華夏市場售出銷量高達4億台。
4億台什麼概念?2.4萬億的總銷售額!
林譯不知道在與這個強大的對手競爭市場的路上會發生什麼,他隻能說道:“在智能手機和智能手機產業鏈這個方向,我隻能說是一個每年千億級別的市場。”
劉慶國這才有了一個直觀的感受。
2006年華夏最大的手機之都粵省莞城,僅電子信息製造業年產值就達到了2000億。
如果蜀都在智能手機產業鏈上發力,能不能實現彎道超車,成為華夏的智能手機製造之都?
林慶國問:“你的智能手機項目什麼時候能啟動?”
“我們已經出資和西川大、電子科大共同建立了實驗室,爭取明年能看到成果。”
林慶國繼續往前走,“有什麼需要這邊協調的,你直接找高新區劉書記反映。”
林譯看了眼劉林,“謝謝林市長對華譯電子廠的支持。”
“這個是什麼?”林慶國走到將近三米寬六米長的設計圖前,問林譯。
林譯說:“這是華譯電子構想中的智能手機製造基地設計藍圖,現在這個老廠的麵積偏小,廠房老舊,周邊多是居民區和商業區,諸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