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宛純呢,找到了沒?”
“沒,可能她沒考那個大學。”
“這樣啊!”
東西很好吃,生意很火爆,很快便有人來拚桌。兩人不再說話,專心對待美食。
從重慶森林出來,已經晚上十點多了。
錢還是林譯堅持付的,說是和女孩子單獨出來吃飯,沒有理由讓女孩子掏錢。
沈玨笑稱那以後每周上完課就出來吃大戶。
林譯和沈玨回到學校便分開了,畢竟男寢和女寢在兩個不同方向,兩人也不是要送到寢室樓下的那種關係。
第二天經濟學下課後,何教授叫他到辦公室去一趟,林譯心裏納悶是不是最近自己缺課又把老頭子惹急了。
來到何教授的辦公室,林譯看到辦公室開著門,何教授在裏麵擺弄他的一些綠植。
林譯敲了敲門。
“請進。”
盡管年逾六旬,但何教授的頭發大半都還是黑色的,隻是有一些銀絲參雜其中,他身穿著白色襯衫和休閑西裝褲,一副儒雅隨和的模樣,這是一位見過大風大浪的老人家,也是經濟學界的權威。
“何教授。”
“來了,坐吧。”
林譯在何教授的示意下搬了一把靠背椅坐下。
“前段時間忙,讓你交上來的論文一直沒時間看,這兩天我認真看了一下,很不錯。”
何教授把林譯交上來的論文遞給了林譯,林譯接過來看了看,發現上麵用紅筆標注著許多需要修改的地方,甚至還備注了一些林譯不經意地引用的出處。
林譯很驚訝。
本以為這份被當做補考的論文,何教授頂多隨便翻翻,然後再打個分。
沒想到何教授這麼嚴謹。
“你的這個互聯網+的概念很有前瞻性,我初看以為這是你在網上東拚西湊弄來這麼篇東西,沒想到還是小人之心了,說說你寫的這篇《互聯網+的驅動力》吧。”
“謝謝教授誇獎,是這樣的,我做了一個互聯網企業,有一些感悟,所以就把它寫了下來。
所謂的互聯網+,我覺得它的本質是互聯網與各個行業的跨界與融合,形成全新的價值或新的商業模式,新的價值比單純的這個產業更有價值。”
何教授拿出紙筆記錄,示意林譯繼續。
“通俗來講,互聯網+是把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這就為傳統的企業開辟了新的市場渠道,現在傳統企業的生意越來越不容易做,成本逐漸增高,而通過互聯網+的方法,可以降低營銷的成本,開辟新的市場渠道。”
何教授點頭,說:“可以預見,通過你的這個互聯網+,還可以改造現有產業創新模式和社會管理模式,甚至改變我們生活方式。”
何教授不禁感歎。
“你們年輕人敢想能做,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
林譯有些汗顏,自己隻是開了掛,知道後世的發展進程而已。
“謝謝教授,我這都是上您的課,在您的啟發下才有了那些想法。”
何教授笑了,點了點林譯:“你這個小家夥,跟我耍滑頭,我的課沒見你上過幾次,哪來的啟發。這篇文章很不錯,我有個同學在燕京大學,他們主編的互聯網相關的期刊還是挺不錯的,我給你把這篇論文發給他審一審,看能不能發出來。”
“啊!?”
林譯有些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