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問:“那麼對於“燒錢”競爭,各位又是怎麼看的呢?”
一個從事多年互聯網研究的學者說:“社交網站的基石就是用戶,燒錢這一舉措在短時間內確實能帶來亂拳打死老師傅的神奇效果。
目前看來,也確實如此。
三家網站的關鍵數據都呈現出了顯著的增長,尤其是燒錢最猛的5Q網,上線短短一個月時間,用戶數已經激增至500萬,可以說是創造了一個神話,目前緊追國內排行第一的友乎網。”
“為什麼說短時間內呢?您的意思是燒錢大戰不可持續嗎?”
“燒錢換用戶意味著速度戰,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大規模地養成用戶。
錢不可能無止境地燒,燒錢大戰最終都是要麵臨一個問題,當錢燒完了之後,用戶還留得住嗎?如果燒錢沒有辦法培養起忠實用戶,帶來流量正循環,企業將會陷入危機之中。
資金鏈斷裂風險是企業在燒錢大戰中最常見的風險。如果錢燒完了,忠實用戶還未養成,企業又沒有融資回血的話,迎來的隻能是末路。”
主持人又問:“那麼說,您覺得燒錢最多的並不一定能贏得最後勝利?”
“是的,在這個燒錢創造無數神話的時代,靜下心來做產品,以產品為基點才是企業的另一條出路。
如果缺乏具備吸引力、有競爭力的產品。用戶來了也留不住,留住了也沒辦法帶來有效的流量裂變。
歸根結底,產品才是核心。
在這方麵,友乎網似乎做得更好,你能看到它最近推出的新功能,不管是課程表還是最近來訪,都是在不斷地引導用戶更新自己的現狀及動態,並努力地讓用戶更便利地知道身邊的人在做些什麼。
如果友乎網能持續地通過對自身產品的優化,進一步提高了用戶的粘性,它很有可能保住自己的優勢地位。”
......
不管媒體的紛紛擾擾,不管對手是如何地燒錢,林譯最近的確要求友乎網在用戶粘性上下功夫。
在推廣上,繼續通過各種活動保持活躍度,與對手周旋。
在人才引進上,要求袁芷慧在原有技術部門架構上增設數據部門。並持續不斷地招攬技術人才,將技術力量擴充到之前的一倍,為友乎網的優化和新功能的開發進行技術力量儲備。
並在林譯的一手推動之下,僅3月份,就推出了課程表和最近來訪兩個新功能。
最近來訪列表變成了進入查看最近訪問用戶主頁的其他用戶的入口連接,將大部分友乎網用戶都聯係起來。
而課程表則滿足了用戶對於了解身邊的人和事的極度渴望。
這兩個功能一經推出,受到了大學生們的瘋狂推崇。
“哥幾個,友乎網的新上個了新功能,課程表,知道吧?”
“知道知道,前兩天我就通過課程表知道了我女神的選修課,現在我已經選了同一門課,以後就有機會和她搭訕了,哈哈哈。”
\"真的?那我也去看看。”
而女生們則更多的種草了“最近來訪”這個功能。人都渴望受到關注,女孩子更甚。為了知道誰來看過自己的主頁,上友乎網的次數更多了。為了最近來訪數值更高,發日誌的頻率也更高了。
不得不說,友乎網真的太了解大學生了,這兩個新功能的推出大獲好評,並紛紛推薦自己的同學好友使用。
一傳十,十傳百。
友乎網真正通過產品本身的吸引力做到了口碑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