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任爾東西南北風(2 / 2)

陳一舟自傲地說:“我想林總你忘了我是做什麼起家的,也忘了我剛剛獲得4800萬美元的融資,你所說的競爭壁壘和規模差在我這裏根本不存在。”

林譯輕笑一聲,說:“無論我現在說什麼,陳總你都會不服、不平衡,其實說什麼也並不重要,關鍵還要看後麵的仗怎麼打!我們友乎網有信心!”

陳一周表情陰鬱,恨恨地說:“既然這樣,那大家就各憑本事,手底下見真章。”

陳一周走後,袁芷慧有些擔憂地問:“林總,咱們就這樣撕破臉宣戰,好不好?”

林譯走到落地窗前,看向遠處,說:“我們和橡果之間的競爭不可避免,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陳一周走後不久,IDG的餘新華如約而至,這是第一家找上門的風險投資,而且還是在投資界有一定名望的IDG。

IDG並不是第一個知道友乎網的,隻不過一部分風投選擇了經驗更為豐富的橡果集團和占座網,一部分則選擇了先觀望。

畢竟友乎網的團隊太年輕,對手又太老練。

作為IDG的合夥人,餘新華常年和創業者打交道,也接觸過不少初出茅廬的創業者,所以對林譯的年輕並不驚訝。

麵帶和煦的笑容,餘新華向林譯伸出右手:“林總您好,我是餘新華,IDG資本的高級合夥人,很高興認識你!”

餘新華不到四十歲,是典型的魯東人長相,方正臉型、濃眉大眼,有著投資人獨有的敏銳和機智,讓人印象深刻。

林譯熱情地招呼對方落座。

餘新華同樣有著魯東人的直爽,他開門見山地說:“林總,我們IDG的投資重心在互聯網行業,一直致力於挖掘新興的互聯網創新企業。不瞞你說,友乎網剛上線的第一天,我們就已經開始對友乎網的模式進行了評估,並一直跟蹤至今。”

林譯有些吃驚,這風投的嗅覺也太靈敏了吧,而且相當專業。

餘新華繼續說:“互聯網是一個燒錢的行業,一般的初創企業都會在第一時間開啟融資,可是我們並沒有等來友乎網的融資,一問才知道您名下還有那麼多產業在支持你的互聯網事業!”

看來IDG是對林譯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知道林譯是紅岩煤礦的大股東,紅岩煤礦則是華譯電子廠和華譯科技的大股東。

而紅岩煤礦和華譯電子廠目前產生的大量現金流正在給友乎網源源不斷地輸血。

餘新華想,如果自己不主動點,估計友乎網是不會主動尋求融資的。

餘新華繼續說:“林總這麼年輕就取得了這樣的成就,我和我們熊總都十分佩服。這次來,希望能和您溝通一下,看有沒有機會合作,共同推進華譯科技的發展。”

對方姿態擺得很正,林譯也隻好委婉地說:“餘總,感謝IDG和熊總對我們的關注,我也非常希望能夠與你們合作,隻是現階段友乎網對資金的需求並不是很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