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乎網在經過兩個月的推廣後,用戶數量也已經突破了一百萬,基本覆蓋了全國985和211院校。
友乎網的異軍突起也引起了不少媒體的爭相報道。
“友乎網為什麼能火?”
“這源於友乎網準確的定位,挖掘了數量巨大,活躍度高的大學生群體,他們空餘時間較多,而且各個大學之間學生交流不是很方便,且大多數學生都有交友的欲望。”
“設置非大學生不得入內的屏障,用戶必須用學校IP地址和郵箱注冊,引起用戶好奇心,也保證了社區的純潔。”
“以真實身份注冊,一反網絡虛擬的特點,複製了現實中的人際關係。網絡的不真實曾經讓人們有過一陣新鮮勁,但是太多的虛假讓人疲倦,所以網友普遍還是呼喚真誠和信任的,友乎網抓住了大眾心理。”
“其次是口碑營銷的成功運用,友乎選擇從985和211院校開始推廣,利用名校的帶動效應。抓住了核心用戶,而他們又成為了網站的營銷員和推廣員,口口相傳,當核心用戶層到達一定程度時,引爆傳播,網站將會呈爆炸式的增長。”
“再加上有乎簡約的風格,清晰的頁麵,沒有廣告。其良好的人性化操作體驗,用起來方便、流暢,沒有多餘的功能,瀏覽速度也是讓人愉悅。”
“友乎的管理也到位,設置了係統留言。能夠及時回複用戶提出的問題,並加以解決。加強了網站和用戶之間的溝通,創造了優秀的網站服務,讓用戶得到被尊重感和被重視感。”
林林總總,媒體開始鋪天蓋地的報道,讓林譯意識到,他必須要加快推廣的腳步了。
前期自己的三百多萬已經花光,林譯要想辦法籌錢繼續加快友乎網的推廣,爭取在網絡巨頭們反應過來前占據大學生市場主導地位。
紅岩煤礦從七月份試生產,到九月份已經達產,如今賬戶上已經累積了兩千多萬的利潤,這些錢一直被林譯壓在銀行,沒有投入股市,也沒有答應陳湘繼續並購小煤礦的提議。
林譯現在打算把這筆錢以紅岩煤礦的名義注入華譯科技,用於友乎網的推廣,全麵占領全國各大高校市場。
紅岩煤礦隻有四個股東,陳湘和阿龍唯林譯馬首是瞻,楊紓還占著百分之十的股份,林譯覺得有必要知會楊紓一聲。
電話接通,楊紓先聲奪人。
“林譯,等你一個電話等了兩月了,我以為你不會主動打電話給我呢。”
林譯無語:“你怎麼倒打一耙,你不是去了滬市兩個月嗎?”
楊紓在電話那邊咯咯直笑。
聽到她那邊有些細微喘息聲,林譯繼續說:“你在哪兒呢?找你有正事兒。”
“我在健身房,你過來找我吧。”
掛掉電話,林譯叫來阿龍,按照楊紓給的地址,驅車前往。巧的是,健身房就在時代廣場附近的另一幢寫字樓上。
會所麵積很大,裝修簡潔卻不簡單,全落地玻璃窗環繞,抬眼便是城市天際線。
跟隨著服務生,林譯一路朝裏走,這才發現裏麵空間格外高闊,全套的專業器材,合理的訓練分區,應該是林譯前後兩世見過的最上檔次的運動健身場館。